产品介绍:
TRTV8000三维地震仪采用隧道地震波反射三维成像技术,该技术的基本原理在于当地震波遇到声学阻抗差异(密度和波速的乘积)界面时,一部分信号被反射回来,一部分信号透射进入前方介质。声学阻抗的变化通常发生在地质岩层界面或岩体内不连续界面。反射的地震信号被高灵敏地震信号传感器接收,通过分析,被用来了解隧道工作面前方地质体的性质(软弱带、破碎带、断层、含水等),位置及规模。正常入射到边界的反射系数计算公式如下:
假设R 为反射系数,ρ1、ρ2 为岩层的密度,V 等于地震波在岩层中的传播速度。地震波从一种低阻抗物质传播到一个高阻抗物质时,反射系数是正的;反之,反射系数是负的。因此,当地震波从软岩传播到硬的围岩时,回波的偏转极性和波源是一致的。当岩���内部有破裂带时,回波的极性会反转。反射体的尺寸越大,声学阻抗差别越大,回波就越明显,越容易探测到。通过分析,被用来了解隧道工作面前方地质体的性质(软弱带、破碎带、断层、含水等),位置、形状、大小TRTV8000三维地震仪勘测成本低,操作简单,结果准确、直观,代表隧道超前预报领域技术,是隧道超前预报系统发展的方向, 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主导大的《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技术规程》T/CECS616-2019 单列了TRT 探测方法。
《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技术规程》T/CECS616-2019
产品优势:
TRTV8000三维地震仪震源及传感器的典型布置
TRT 技术在国内的应用:
TRT 采用三维成像为主的方式展示围岩的地质成像,不同性质的地质地质异常判断标准简单、明确,断层表现为强反射的错断,破碎带表现为空间波阻不连续,岩溶表现为低阻集中且边界明显,富水表现为低阻部分较为明显及连续性强;Vp/Vs 较大的增加或泊松比δ突然增大,常常因流体的存在而引起;若Vp 下降,则表明裂隙密度或孔隙度增加。因此在铁路、公路、水利、铁矿、煤矿等领域都得到应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莱芜谷家台铁矿的应用
1998 年莱芜谷家台铁矿发生特大涌水,为了重新开采铁矿,2008 年莱芜钢铁集团引进TRT6000三维地震仪,对矿体外部的围岩情况进行探测,下图为当时的突水点-32-2 线处涌水处,为弄清前方地质构造,2008年10 月11 日莱芜铁矿使用TRT 进行检测,获得如下的成果图,受断层影响,地震波反射呈现强反射同相轴错断,从图中的异常上看,前方存在明显断层构造,且断层处低阻明显且连续性强,为典型的富水带。
下图谷家台铁矿-50米深度上探测获得的矿体外围岩地质成像图。红色带为矿体位置及走向,蓝色带内为TRT 探测获得的主要地质异常带。
2.破碎带探测
2007 年11 月在贵州沾益线上进行了检测,探测结果显示,掌子面前方存在30 米左右的破碎带,受破碎带影响,地震波反射呈现离散性强,极性变化频繁。
3.煤层顶、底岩体地质情况的检测
为了掘进,2009 年11 月8、9 日山西潞安煤矿使用TRT 对掘进面前方的煤层顶、底板岩体地质情况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显示,在挖掘面前方45 米处煤层顶板的岩性发生变化。
订货编号:LR-100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