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转基因大豆**与否 民众享有知情权

分享到:
点击量: 191530

  近日,农业部批准发放了三个可进口用作加工原料的农业转基因生物**证书,主要针对的是转基因大豆的进口**许可。一石激起千层浪。社会各界人士积极讨论到底转基因食品是否**,**证书的发放是否意味着转基因食品的****产大豆已然沦陷,**证书的发放是否更加助推国内大豆产业的萎缩?一连串的问题让消费者惘然,让大豆行业内人士担忧。

  目前,我国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大概有400万公顷,世界排名第6位,主要以种植转基因抗虫棉为主。国内已经批准的4种转基因作物进口**证书中,只有转基因棉花可以种植,转基因大豆、转基因玉米、转基因油菜的用途**于加工原料。我国法律明确规定,进口用作加工原料的农业转基因生物,不得改变用途,即不得在国内种植。我国至今没有批准任何一种转基因粮食作物种子进口到中国境内种植。

  国家政府层面对转基因作物的谨慎态度可见一斑,国内民众对转基因食品**问题存在明显的不信任。一些机构在超市做问卷调查时显示,84%以上的消费者明确表示自己不会选购转基因食品。互联网让信息透明,让知识传播,让“民声”放大,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否决”之声引发政府关注和思考,进口转基因作物似乎已不仅仅是商业问题,更涉及到政治。而对于民众来说,“我不关心大豆到底是怎么来的,我只在乎安不**。”不管大豆**与否,公众有**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来选购不同的大豆产品,而政府或个别机构不够公开、客观的态度,反而让事实难以澄清,让消费者无所适从。

  中投顾问农林牧渔业研究员郑宇洁指出,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是:其实我国早已进口转基因大豆多年,是世界上进口转基因大豆数量*大的国家,为什么现在一个小小的“**证书”的发放会引发这么多质疑之声?而农业部相关负责人“千呼万唤始出来”,仅仅用了一个“源于对转基因食品系统的无知所造成的”来回复。这种答案难免让人“意难平”!公众是无知,无知源于该公开的没公开,该披露的审批细节等没披露,况且之前早已就进口了转基因大豆为什么不做相关的说明和公布呢,为什么对相关问题显得遮遮掩掩呢?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大豆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指出,2012年我国进口大豆5838万吨,占总消费量的80%以上,主要来自于美国、巴西、阿根廷。这三个国家均是种植转基因大豆。公众似乎有种“被欺骗”的感觉,“进口大豆”与“进口转基因大豆”给人的联想相差十万八千里。

  进口转基因大豆被定义为用作加工原料,主要用于压榨豆油及生产饲料,国内豆油几乎全部标识为“转基因大豆”。名义上生产出来的豆油剥离了蛋白质,因而不含有转基因,转基因分离出来进入豆粨之中,而作为饲料主要原料之一的豆粨是否会对家禽产生**的影响,进而影响到肉制品**,科学界暂未给出明确的定论。另外一个巨大隐忧是,虽然国家严格规定转基因大豆用作加工原料,但是毕竟国产大豆有限,大概在1300万吨左右,国民喜食的豆腐、豆浆等豆制品,到底是用转基因还是****制作而成?国家又有哪些措施来保障这些直接食用的食品是用****大豆制作而成的呢?公众难免担忧。

  当前转基因标志政策划分为三类,一是**强制性标志,如欧盟;一种是部分强制性标志,如中国等国家;一种是自愿标志,如美国等。但是我国农贸市场鱼龙混杂,监管力度和执行力度不够,很难保障按照规章制度来办事。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或许我们早已“被选择”,食用了多年的转基因食品。

  当前黑龙江地区不少以****大豆为加工原料的压榨企业都处在停产阶段,因为没有原料。国家收储政策并没有给国产大豆带来振兴,进口**证书的发放,对国产大豆产业而言是雪上加霜吗?恐怕也未必。国产大豆不敌转基因大豆早已是不争的事实,大豆进口数量根本还是由市场需求来决定。关于**证书的大讨论,一定程度上反而加强了人们对转基因与****食品的认知,在日常商品选择中,更加仔细。****大豆的**性及稀有性是其区别于转基因大豆的关键点,也是赢得市场、取得消费者信赖的关键。

  (作者系中投顾问产业与政策研究中心 农林牧渔业研究员郑宇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