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辐照食品的几个基础疑问

分享到:
点击量: 230737

  中国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在食品加工处理中应用辐照技术,经过40多年的努力,中国迄今为止已建有10万居里以上的钴源 50多座,24个省的36个城市开展了食品和农产品辐照的商业化的应用。 2002年全年辐照食品和农产品的总量达10万多吨。以辐照食品的数量而言,中国是世界上辐照食品应用较多的国家之一。

  辐照是20世纪发展起来的一种**保鲜技术,较早广泛使用的就是调料包,因为如果不经过辐照处理,其中的微生物指标很难达标,更不能长期储存。辐照以辐射加工技术为基础,运用x射线、γ射线或高速电子束等电离辐射产生的高能射线对食品进行加工处理,在能量的传递和转移过程中,产生强大的理化效应和生物效应,达到杀虫、**、抑制生理过程、提高食品卫生质量、保持营养品质及风味、延长货架期的目的。

  辐照食品一般分为三类:一类是低剂量,用于抑制产品器官的代谢和杀虫;另一类是中剂量,用于针对性、选择性的杀虫、**和改进品质;*后一类是高剂量,用于彻底杀虫、**和长期保存食品。

  辐照技术有哪些优点

  食品辐射保藏与罐藏、干制比较,它能较好地保持食品原有的新鲜状态,所以又称冷**保藏食品法;与化学物保藏食品方法比较,它无化学物质的残留物;与冷冻食品保藏方法比较,它能节约能源;大多数食品保藏方法需要特殊的适宜包装,并需迅速加热**或冷却,通常利用较小尺寸的包装容器,但辐射保藏食品包装可以比热处理食品包装大得多,因为γ、X、电子射线有较强的穿透力。

  此外,辐照**还能延长食品和农产品的保存时间,如辐照后的粮食3年内不会生虫、霉变;土豆和洋葱经过辐照后,抑制其发芽能延长保存期6到12个月;肉禽类食品经辐照处理,可全部消灭霉菌、大肠杆菌等病菌;辐照还能杀死食品的昆虫以及它们的卵及幼虫。

  辐照的射线是否会使食品具有放射性?

  目前批准用于食品辐照的有钴60和铯137的γ射线、低于10MeV(MeV:兆电子伏,能量单位)的电子加速器和能量低于5MeV 的X 射线。这些射线,如同红外线、紫外线、无线电波、可见光等其他射线,都是电磁波,只不过其波长更短,能量更大。从理论上讲,食品中的主要元素碳、氢、氧、氮等要在辐照后诱发放射性,需要10MeV 以上的能量,且所生成的同位素的寿命非常短。我国主要的辐照食品用的钴60γ 射线的能量只有1.33 MeV 和1.17MeV。根据英国科学家在1966 年的研究结果,24 小时的钴源照射,所产生的感生放射性仅仅是食品本身所具有的天然放射性的0.00005%。

  世界卫生组织曾两次发表声明指出,遵循一定工艺剂量的辐照食品是**的。**过程中,食品只是获得射线的能量,并不直接接触放射源,因此,不会出现人们害怕的“放射性残留”,更不会造成环境污染。食品辐照,现在公认10kGy(千戈瑞)以下是**的,不需要做其他毒理测试。一般不会过剂量,原因:**,对营养有破坏,对口感有影响;**,从商业角度考虑,也没必要增加成本。

  营养成分会流失吗?

  有些人担心,食物经过“辐照”后,营养成分会大量流失。经过科学分析证明,辐照食品所引起的营养成分的变化,远远小于加热蒸煮、煎炒等方式。

  人们可以通过食物营养素在体内的利用率,综合评价其营养价值。比如,未经辐照的蛋白质利用率为85.9%,辐照后为87.2%;未经辐照的脂肪利用率为93.3%,辐照后为94.1%;未经辐照的碳水化合物利用率为87.2%,辐照后为87.9%。可见,经过辐照处理,食物的营养价值均有所提高。

  一般地说,食物烹饪后会造成维生素流失。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叶酸等水溶性维生素,经加热或辐照处理,存留的维生素基本相同;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等脂溶性维生素,辐照后存留的维生素比加热后多。

  但值得注意的是,高剂量辐照还是会对食品的风味、颜色等品质产生影响的。

  怎样识别辐照食品

  辐照食品很难用肉眼识别,只能通过加贴的辐照食品标识。卫生部1996年颁布的《辐照食品卫生管理办法》和国家质检总局颁布的《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等国家强制标准,都要求辐照食品在包装上必须贴有统一制定的辐照食品标识。

  截至1997年,我国已经批准了24种辐照食品的卫生标准,包括粮食、蔬菜、水果、肉及肉制品、干果、调味品等6大类允许辐照食品名录及剂量标准。常见辐照食品品种如下:

  特殊食品:病人食用的无菌食品。

  脱水食品:洋葱粉、八角粉、虾粉、青葱、辣椒粉、蒜粉、虾仁等脱水产品。

  延长货架期的食品:月饼、袋装肉制品、果脯等产品。

  冻品:冻鱿鱼、冻虾仁、冻蟹肉、冻蛙腿等产品。

  保健品:**茶、洋参、花粉、灵芝制品、袋泡茶、口服美容保健食品。

  其他:方便面、新鲜水果、蔬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