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名称:C3H 10T1/2 2A6 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
来源:起源于 C3H 系小鼠的胚胎组织,属于成纤维细胞类型。该细胞株由原代胚胎成纤维细胞(MEF)经永生化处理获得,保留了胚胎成纤维细胞的典型形态和功能特性,常用于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及再生医学等领域的研究。
特性:
-
形态学:贴壁生长,呈长梭形或纺锤形,细胞轮廓清晰,核质比适中,具有成纤维细胞典型的 “漩涡状” 或 “放射状” 排列特征。
-
增殖能力:在适宜培养条件下可稳定传代,增殖速度较快,但仍保留接触抑制特性,密度过高时会停止分裂。
-
核型:接近二倍体核型,遗传背景相对稳定,适合需要保持细胞正常生物学特性的实验(如基因编辑、细胞分化研究等)。
培养条件:
-
培养基:常用高糖 DMEM 培养基,添加 10% 胎牛血清(FBS)、1% 双抗(青霉素 / 链霉素)。
-
环境:37℃、5% CO₂培养箱,湿度维持在 95% 以上。
-
传代:当细胞密度达 80%-90% 时,用胰酶 - EDTA 消化液消化传代,建议传代比例 1:3-1:5,避免过度消化导致细胞损伤。
-
冻存:冻存液通常为 90% FBS+10% DMSO,程序降温后保存于 - 196℃液氮中。
应用领域:
-
细胞分化研究:作为间充质干细胞的前体细胞,可诱导分化为脂肪细胞、成骨细胞、软骨细胞等,是研究中胚层细胞命运决定的经典模型。例如,通过添加地塞米松、IBMX(3 - 异丁基 - 1 - 甲基黄嘌呤)和胰岛素,可诱导其向脂肪细胞分化,用于肥胖症或代谢疾病机制研究。
-
基因编辑工具验证:由于其易于转染(可通过脂质体转染或电穿孔法导入外源基因),常作为 CRISPR-Cas9 等基因编辑技术的靶细胞,用于验证 sgRNA 效率或构建基因敲除 / 过表达细胞系。
-
细胞毒性检测:成纤维细胞对药物、纳米材料等外源物质敏感,可用于评估化合物的细胞毒性,为毒理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
共培养体系构建:与胚胎干细胞(ESCs)或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共培养时,可作为饲养层细胞,提供生长因子(如 LIF)并维持干细胞的未分化状态,常用于干细胞培养体系的优化。
优势:
-
来源明确:源于 C3H 小鼠(近交系),遗传背景清晰,实验结果重复性高。
-
功能多样:兼具增殖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适用场景广泛。
-
操作友好:培养条件相对简单,对实验室设备要求较低,适合基础研究使用。
局限性:
-
永生化特性:虽非完全转化的癌细胞,但永生化过程可能导致部分基因表达异常,与原代 MEF 存在一定差异。
-
分化潜能限制:属于成纤维细胞谱系,向非间充质细胞类型(如神经细胞、上皮细胞)的分化能力有限。
-
种属差异:作为小鼠来源细胞,与人类细胞的分子机制存在差异,研究结果向临床转化时需谨慎验证。
在一项关于间充质干细胞衰老机制的研究中,研究者利用 C3H 10T1/2 2A6 细胞构建氧化应激模型,通过 H₂O₂处理诱导细胞衰老,发现 SIRT6 基因敲低可显著加速衰老进程,而过表达 SIRT6 则通过增强线粒体功能延缓衰老。该研究借助该细胞株的成纤维细胞特性,揭示了表观遗传调控在细胞衰老中的关键作用,为抗衰老药物研发提供了新靶点。
-
污染防控:成纤维细胞对支原体、细菌污染敏感,建议定期进行支原体检测(如 PCR 法),并在培养中添加支原体清除剂(如 M-Plasmocin)。
-
批次管理:不同批次冻存的细胞可能存在生长状态差异,建议建立细胞库并记录传代次数(通常建议使用 20 代以内的细胞,避免老化)。
总之,C3H 10T1/2 2A6 细胞凭借其稳定的生物学特性和广泛的适用性,成为生命科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工具细胞,尤其在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和基因功能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
-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前务必���认供应商资质与产品质量。
-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为注册会员自行发布,若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存在争议,平台将会监督协助处理,欢迎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