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d.3 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Bend.3 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是研究血脑屏障(BBB)功能、脑部疾病发生机制及药物递送的重要细胞模型,在神经科学与生物医药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
Bend.3 细胞源自小鼠脑微血管组织,通过原代培养和筛选获得。作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系,它高度模拟了体内血脑屏障的特性。在体外培养时,细胞呈典型的上皮样形态,多为扁平多边形,紧密排列形成连续的单层结构,细胞间存在紧密连接,表达紧密连接蛋白如 occludin、claudin - 5 和 ZO - 1 等,这些蛋白构成了血脑屏障的重要结构基础,有效限制物质自由通过,维持脑部微环境稳定。与普通内皮细胞相比,Bend.3 细胞对小分子、离子及大分子物质的通透性极低,能够较好地模拟血脑屏障的选择性通透功能。此外,该细胞还表达多种转运蛋白,如 P - 糖蛋白(P - gp),参与外源性物质的主动外排,进一步增强屏障功能。
培养 Bend.3 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需要特定的条件和方法。常用含 10% 胎牛血清的 DMEM/F12 培养基,为细胞提供**的营养物质和生长因子;同时添加 1% 的青霉素 - 链霉素混合液,防止微生物污染。细胞需在 37℃、5% 二氧化碳的恒温培养箱中生长,二氧化碳可调节培养基的 pH 值,维持细胞适宜的生存环境。在培养过程中,需定期观察细胞生长状态,当细胞融合度达到 80% - 90% 时,使用 0.05% 胰蛋白酶 - 0.53mM EDTA 消化液进行消化传代。由于 Bend.3 细胞的紧密连接对消化较为敏感,传代时要严格控制消化时间,避免过度消化破坏细胞间连接。此外,为维持细胞的屏障功能特性,需定期检测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水平,并使用低代数细胞进行实验。
在科研应用方面,Bend.3 细胞具有广泛的用途。在血脑屏障研究中,科研人员通过对该细胞进行基因操作、药物处理等实验,能够深入探究血脑屏障的结构与功能调控机制,分析疾病状态下血脑屏障通透性改变的原因。在脑部疾病研究领域,Bend.3 细胞可用于模拟脑部炎症、脑卒中、神经退行性疾病等病理条件,研究疾病发**展过程中血脑屏障的变化及其对脑部微环境的影响。在药物研发方面,该细胞可用于评估药物透过血脑屏障的能力,筛选潜在的脑部疾病治疗药物,以及开发新型纳米载体和给药系统,提高药物脑部递送效率,为脑部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策略。
-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与产品质量。
-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为注册会员自行发布,若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存在争议,平台将会监督协助处理,欢迎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