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司新闻 >

公司新闻

浙江台州光伏企业多方式化解“双反”危机


  12月17日,美国商务部公布了对华光伏“双反”的终裁结果。这份对中国光伏产业影响颇深的公告显示,美国商务部认定中国大陆的输美晶体硅光伏产品倾销幅度为26.71%至165.04%,补贴幅度为27.64%至49.79%;中国台湾地区的输美晶体硅光伏产品倾销幅度为11.45%至 27.55%。至此,美国的这次“双反”几乎已不可逆转。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对于美国此次“双反”,大多数台州的光伏企业主们早就是“意料之中”,他们早早地就通过调整产品结构、开辟新兴市场等方式化解这次危机。

  欧美市场遭遇“滑铁卢”,新兴市场补上

  近年来,欧美市场频频向我国光伏企业发难,终致台州市不少企业对欧美市场失去耐心。

  昨天,记者从台州海关了解到,1-11月台州市出口太阳能电池5.1亿元,同比增长7.2%。不过,欧美市场的交易额却遭遇“滑铁卢”,1-11月份台州市对美国出口太阳能电池4063万元,同比下降25.8%,欧盟为1.26亿元,下降13.3%。

  7.2%的增长点从何而来?

  “双反”从提出到真正“一锤定音”有一段时期,这考验台州商人的市场应变能力。就在欧美市场不断抬高准入门槛的时候,一些新兴市场却迎来了商机,它们填补了市场空白,形成了“此消彼长”的局面。

  台州海关数据显示,台州市太阳能电池出口增长较快的三个市场,伊朗2100万元,增长20倍;墨西哥3455万元,增长5倍;土耳其1473万元,增长2.4倍。另外,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巴西也成长迅速。

  “过去台州市不少光伏企业都将中心放在欧美市场,基本上比重占70%。现在大家都喜欢分散投资,不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大大降低了风险。”浙江宝利特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的副经理赵东表示。目前该公司已经将欧美市场缩减到了40%左右。

  浙江索日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早在一两年前就作出了大调整,原先计划在美国设立工厂,现在这个计划基本上处于“长久性搁置”。

  国内家庭式光伏发电市场空间巨大

  中国已经成为光伏产业当仁不让的“老大哥”,光伏产业链非常完善,俗话说“牵一发而动全身”,这次“双反”对国内光伏企业的负面影响是“板上钉钉”的。

  “但大家并不需要特别悲观,美国等国家对华光伏企业实行‘双反’,这恰恰说明了光伏产业是各个国家都想占领的新兴产业。国内光伏产业经过这几年的调整,已经从产能过剩,慢慢达到了供需平衡,并且随着市场的开拓,依然还有较大的生存空间。”浙江索日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的办公室主任朱立志说。

  雾霾、污染等是这两年萦绕在不少市民心头的关键词,为了推广新能源在国内的开发利用,我国也出台了不少政策。

  “先不谈到底有多少的‘政策红利’,但是政策的出台说明国内对于新能源的重视,这对于光伏的推广利用来说是一大利好。”赵东说。

  今年以来,除了大型分布式电站的开发外,我市不少光伏企业也将目光投向了家庭式光伏系统的开发。

  “家庭发的电既可以供自身利用,还可以接入国家电网供电产生一定的收益,非常方便。从技术上并不存在任何问题,会是今后行业细分市场的一个重点。”赵东说。

  赵东告诉记者,今年以来常常会有市民或者企业主动上门了解光伏设备,这在过去是比较少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