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搜索

联系人:朱先生(15852523519)
电话:0510-66810836
传真:0510-82300399
邮箱:wuxidianre@126.com
地址:无锡市崇安区江海东路588号21栋604室


主要产品:
[温度] 温度传感器 热电偶 热电阻 温度变送器 双金属温度计 温度控制器 温度开关 非接触测温仪
[温湿度] 温湿度变送器 高温高湿传感器 温湿度传感器 高温湿度传感器 高温湿度变送器 温湿度监控 露点变送器、露点传感器 **湿度传感器
[压力] 压力表 压力计 隔膜压力表 压力变送器 压力控制器 差压控制器 压力开关 风压计
[流量] 电磁流量计 涡轮流量计 金属管流量计 玻璃转子流量计 涡轮流量计 漩涡流量计 原油流量计
[液位] 磁翻板液位计 双色水位计 浮球液位计 超声波液位计 雷达液位计
[阀门] 电动调节阀 气动调节阀 球阀 旋塞阀 闸阀 蝶阀 针型阀 截止阀 阀门定位器
[电装] 角行程电动执行机构 直行程电动执行机构 伺服放大器 智能一体化电动执行机构
[转速] 磁电转速传感器 光电转速传感器 转速显示仪 转速记录仪
[显示] 智能数显报警仪 数显调节仪 PID调节仪 控制器 温度巡检仪 温度检测仪
[记录] 单笔记录仪 双笔记录仪 多点记录仪 彩色记录仪 蓝屏记录仪
[电缆] 控制电缆 电力电缆 计算机电缆 耐高温电缆 补偿导线
[温度] 温度传感器 热电偶 热电阻 温度变送器 双金属温度计 温度控制器 温度开关 非接触测温仪
[压力] 压力表 压力计 隔膜压力表 压力变送器 压力控制器 差压控制器 压力开关 风压计
[流量] 电磁流量计 涡轮流量计 金属管流量计 玻璃转子流量计 涡轮流量计 漩涡流量计 原油流量计
[液位] 磁翻板液位计 双色水位计 浮球液位计 超声波液位计 雷达液位计
[阀门] 电动调节阀 气动调节阀 球阀 旋塞阀 闸阀 蝶阀 针型阀 截止阀 阀门定位器
[电装] 角行程电动执行机构 直行程电动执行机构 伺服放大器 智能一体化电动执行机构
[转速] 磁电转速传感器 光电转速传感器 转速显示仪 转速记录仪
[显示] 智能数显报警仪 数显调节仪 PID调节仪 控制器 温度巡检仪 温度检测仪
[记录] 单笔记录仪 双笔记录仪 多点记录仪 彩色记录仪 蓝屏记录仪

首页  >  公司新闻  >  其它

液相色谱柱的安装方法

液相色谱柱的安装方法
 1、液相色谱柱的结构:

  a、空柱由柱接头、柱管及滤片组装而成。

  柱接头采用低死体积结构,柱接头是两端螺纹组件,一端是为7/16英寸外螺纹,另一端是3/16英寸的内螺纹(国内外已规范化)。7/16英寸外螺纹与1/4英寸柱管(Φ6.35mm)连接,中间放置压坏用于密封。3/16英寸的内螺纹与1/16英寸(Φ1.57mm)的连接管连接,中间也放置压环用于柱接头的密封。为了尽量减少柱外死体积,在安装色谱柱时,用Φ1.57mm连接管通过空心螺钉压环后要尽量插到底,然后再拧紧空心螺钉。压环被空心螺钉挤压变形后紧箍在连接管上(连接管通过压环后露出的管长度应严格控制在2.5mm长或其他固定尺寸)。

  在两端柱接头内,柱管两端各放置一片不锈钢滤片(或滤网),用于封堵柱填料不被流动相冲出柱外而流失。空柱各组件均为316#不锈钢材质,能耐受一般的溶剂作用。但由于含氯化物的溶剂对其有一定的腐蚀性,故使用时要注意,柱及连接管内不能长时间存留此类溶剂,以避免腐蚀。

  b、柱填料:

  液相色谱柱的分离作用是在填料与流动相之间进行的,柱子的分类是依据填料类型而定。

  正相柱:多以硅胶为柱填料。根据外型可分为无定型和球型两种,其颗粒直径在3—10 µm的范围内。另一类正相填料是硅胶表面键合—CN,-NH2等官能团即所谓的键合相硅胶。湿度传感器探头, ,不锈钢电热管 PT100传感器, ,铸铝加热器,加热圈  流体电磁阀

  反相柱:主要是以硅胶为基质,在其表面键合十八烷基官能团(ODS)的非极性填料。也有无定型和球型之分。

  常用的其他的反相填料还有键合C8、C4、C2、苯基等,其颗粒粒径在3—10 µm之间。

  2、色谱柱的安装:

  a、拆开柱包装盒,确认色谱柱的类型、尺寸、出厂日期以及柱内贮存的溶剂。

  b、拧下柱两端接头的密封堵头放回包装盒供备用。

  c、 按柱管上标示的流动相流向,将色谱柱的入口端通过连接管与进样阀出口相连接(如条件允许,建议在柱前使用保护柱);柱的出口与检测器连接。连接管是外径为1.57mm、内径为0.1-0.3mm的不锈钢管。连接管的两端均有空心螺钉及密封用压环。在接管时一定要设法降低柱外死体积。连接管通过空心螺钉、压环后尽量用力插到底,然后顺时针拧紧空心螺钉,直到拧不动为止,再用扳手继续顺时针拧1/4-1/2圈,切记不要用力过大。如色谱柱通过流动相加压后有漏液现象,请用扳手继续顺时针拧1/4圈,直至不漏液为止。

苏公网安备 320202020002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