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登录 免费注册
分享
  • 微信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QQ空间
  • 开心网
  • 豆瓣
会员服务
进取版 标准版 尊贵版
| 设为首页 | 收藏 | 导航 | 帮助 |
移动端 |
官方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收获行业前沿信息
产品 资讯
请输入产品名称
噪声分析仪 纺织检测仪器 Toc分析仪 PT-303红外测温仪 转矩测试仪 继电保护试验仪 定氮仪
首页 产品 专题 品牌 资料 展会 成功案例 网上展会
词多 效果好 就选易搜宝!
上海纤检仪器有限公司
新增产品 | 公司简介
注册时间:2009-02-22
联系人:
电话:
Email:
首页 公司简介 产品目录 公司新闻 技术文章 资料下载 成功案例 人才招聘 荣誉证书 联系我们

产品目录

凯氏定氮仪
定氮仪蒸馏装置
数控消化炉
脂肪测定仪
粗纤维测定仪
黄曲霉素测定仪
首页 >>> 技术文章 >

技术文章

花生粕和豆粕用定氮仪测定粗蛋白含量的方法

凯氏定氮法
用于测定有机物的含氮量,若蛋白质的含氮量已知时,则可用此法测定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当蛋白质与浓硫酸共热时,其中的碳、氢两元素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而氮则转变成氨,并进一步与硫酸作用生成硫酸铵。此过程通常称为“消化”。但是,这个反应进行得比较缓慢,通常需要加入硫酸钾或硫酸钠以提高反应液的沸点,并加入硫酸铜作为催化剂,以促进反应的进行。消化完成后,在凯氏定氮仪中加入浓碱,可使消化液中的硫酸铵分解,游离出氨,借助水蒸汽蒸馏法,将产生的氨蒸馏到一定量、一定浓度的硼酸溶液中,硼酸吸收氨后,氨与溶液中氢离子结合,使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降低,指示剂颜色改变,然后用标准无机盐酸滴定,直至恢复溶液中原来的氢离子浓度为止。根据所用标准盐酸的量可计算出待测物中的总氮量。蛋白质的含氮量为16%,即1克蛋白质中的氮相当于6.25克蛋白质,用凯氏定氮法测出的含氮量乘以6.25,即得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

1 实验材料 1.1 器材1.2 试剂2 实验步骤
实验材料
器材
微量凯氏定氮仪 1套;
50ml凯氏烧瓶 4个;
移液管;锥形瓶;
试管;
小玻璃珠
试剂
浓硫酸;
30%氢氧化钠溶液;
2%硼酸溶液;
标准盐酸溶液(0.01mol/L)。
粉末硫酸钾—硫酸铜混合物 :K2SO4与CuSO4·5H2O以3:1配比研磨混合。
混合指示剂(田氏指示剂):由50ml 0.1%甲烯蓝乙醇溶液与200ml 0.1%甲基红乙醇溶液混合配成,贮于棕色瓶中备用。
样品溶液:配制3mg/ml的牛血清白蛋白溶液作为样品。
实验步骤
安装凯氏定氮仪。
消化:取4个50ml凯氏烧瓶并标号,各加1颗玻璃珠,在1号及2号瓶中各加样品1ml,催化剂(K2SO4- CuSO4·5H2O)200 mg,浓硫酸5 ml。注意加样品时应直接送入瓶底,而不要沾在瓶口和瓶颈上。在3号及4号瓶中各加1 ml蒸馏水和与1、2号瓶相同量的催化剂和浓硫酸,作为对照。在通风橱内进行消化。在消化开始时应控制火力,不要使液体冲到瓶颈。待硫酸开始分解并放出SO2白烟后,适当加强火力,继续消化,直至消化液呈透明淡绿色为止。撤掉火力,冷却至室温。
蒸馏:
蒸馏器的洗涤:用水洗涤干净微量凯氏定氮仪,在蒸汽发生器中加入用几滴硫酸酸化的蒸馏水和几滴甲基红指示剂,用这样的水蒸气洗涤凯氏定氮仪。约15分钟后,在冷凝器下端倾斜放好装有硼酸-指示剂的锥形瓶,继续蒸汽洗涤2分钟,观察锥形瓶内的溶液是否变色,如不变色则证明蒸馏装置内部已洗涤干净。移走锥形瓶,停止加热,打开夹子。
蒸馏:取下棒状玻塞,用吸管吸取消化液,细心地插到反应室小玻璃杯的下方,塞紧棒状玻塞。将一个含有硼酸和指示剂的锥形瓶放在冷凝器下方,使冷凝器下端浸没在液体内。取30%的氢氧化钠溶液10ml放入小玻璃杯中,轻提棒状玻璃塞使之流入反应室(为了防止冷凝管倒吸,液体流入反应室必须缓慢)。尚未完全流入时,将玻璃塞盖紧,向玻璃杯中加入蒸馏水约5ml。再轻提玻璃塞,使一半蒸馏水慢慢流入反应室,一半留在玻璃杯中作水封。加热水蒸汽发生器,沸腾后夹紧夹子,开始蒸馏。氨气进入锥形瓶,瓶中的酸溶液由紫色变成绿色。变色时起记时,再蒸馏5分钟。移动锥形瓶,使硼酸液面离开冷凝管约1 厘米,并用少量蒸馏水洗涤冷凝管口外面,继续蒸馏1分钟,移开锥形瓶,用表面皿覆盖锥形瓶。蒸馏完毕后,须将反应室洗涤干净,再继续下一个蒸馏操作。待样品和对照均蒸馏完毕后,同时进行滴定。
滴定:用0.01mol/L的标准盐酸溶液滴定各锥形瓶中收集的氨量,硼酸指示剂溶液由绿色变淡紫色为滴定终点。
结果计算:

其中:

A为滴定样品用去的盐酸溶液平均ml数;

B为滴定对照液用去的盐酸溶液平均ml数;

C为所取样品溶液的ml数。



现在的公司有现成的仪器可以使用,上面是教材中的原理,哈哈
可以参考下面的网址

参考资料:http://www.tryjd.com/page02.htm

上一篇:暂无
下一篇:实验室常用仪器操作说明及注意事项
            
若网站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通过网站上的联系方式及时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