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登录 免费注册
分享
  • 微信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QQ空间
  • 开心网
  • 豆瓣
会员服务
进取版 标准版 尊贵版
| 设为首页 | 收藏 | 导航 | 帮助 |
移动端 |
官方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收获行业前沿信息
产品 资讯
请输入产品名称
噪声分析仪 纺织检测仪器 Toc分析仪 PT-303红外测温仪 转矩测试仪 继电保护试验仪 定氮仪
首页 产品 专题 品牌 资料 展会 成功案例 网上展会
词多 效果好 就选易搜宝!
深圳市宝安区联创电子仪器行
新增产品 | 公司简介
注册时间:2008-09-17
联系人:
电话:
Email:
首页 公司简介 产品目录 公司新闻 技术文章 资料下载 成功案例 人才招聘 荣誉证书 联系我们

产品目录

电子测量仪器(电桥、线圈测试仪、匝间绝缘测试仪)
线圈、圈数测量仪
超音波音压计,超音波切割刀
温度测试与记录
微循环观察仪,血液循环观察仪
远红外发射率测试仪
辐射射线检测仪,电磁波辐射仪
各式正负离子测试仪
环境气体监测与检测
二氧化硫气体检测仪
硫化氢气体检测仪
氰化氢气体检测仪
氯化氢测量仪
茂二荃气体检测仪
甲醛气体检测仪】甲醛分析仪
乙烯检测仪
环氧乙烷分析仪
氯气检测仪
一氧化碳气体检测仪
首页 >>> 技术文章 >

技术文章

《生物技术大实验》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质粒的提取和纯化
实验目的:了解碱裂解法制备质粒的原理,掌握质粒的小量制备方法。
实验原理:质粒DNA的抽提是基因工程操作中*常用与*基本的技术,现已有多种成熟的方案可供选择。*常用的有利用碱性条件下质粒DNA与染色体DNA变复性的不同进行分离的碱法;利用酸性、低离子强度时超螺旋在水相中,开环、线型分子在酚相中进行分离的酸酚法;利用羟基磷灰石在特定的条件下(8mol/L尿素,0.24mol/L磷酸缓冲液pH=6.8)只吸附双链DNA的羟基磷灰石法(在上述条件下染色体DNA均成单链,质粒DNA保持双链)等。本实验选做的是碱法。
1.裂解细胞 裂解细胞是指通过溶菌酶、去污剂等试剂破裂细胞壁与膜的过程。对于不同的菌要选用不同的方法,通常有煮沸法、非离子型去污剂法、碱性SDS法(简称碱法)等。三种方法比较而言,非离子型去污剂法较温和,适用于抽提10kb左右的质粒;而煮沸法与碱性SDS法相对较剧烈,只能抽提小于10kb的质粒。常用的离子型去污剂是SDS、非离子型去污剂有TritonX-100等。
2.分离 即将质粒DNA和染色体DNA分离。碱法的分离原理如下:大肠杆菌的染色体约有4700kb长,在处理细胞过程中都断裂成不同长度的双链DNA片段。当溶液的pH调到大于12时双链DNA中的氢键被破坏,于是染色体DNA的双链分离成单链;而超螺旋状态的质粒DNA仅仅是氢键被破坏,并只发生部分双链解离成单链的变化。再当pH调回中性时单链DNA互相缠绕且与蛋白质结合生成网络状大分子,而超螺旋的质粒发生复性反应后仍是小分子,通过离心的方法很容易将二者分开,达到分离的目的。
3.纯化 细胞裂解液中的杂质除了染色体DNA外还有各种细胞壁、膜碎片、蛋白质、脂质类物质及RNA。纯化的步骤就是有针对性地将它们去除。RNA可用牛胰RnaseA分解除去。蛋白质可通过酚、酚/氯仿、氯仿/异戊醇,使蛋白质变性剂而除去,同时,氯仿有强烈的溶脂倾向,对于在除去蛋白质的同时去除脂质类杂质很有好处。氯仿还能将微量的、溶于DNA水溶液的酚抽提掉,而微量的酚对于以后的酶切、转化等过程都会产生不利影响。氯仿/异戊醇的蛋白质变性能力较弱,主要用于含酚试剂处理后的抽提。
正确的去除蛋白质杂质的过程应该是酚一酚+氯仿((1:1))一氯仿(或氯仿/异戊醇24:1),处理,根据实验情况也可考虑省略**或**步,但切记不可将氯仿(氯仿/异戊醇)的处理步骤省略掉DNA进行浓缩,且同时也更换了整个缓冲系统,但DNA也有一定的损失。。抽提过程完成后的水溶液中仍有痕量的酚、氯仿等,可用乙醇沉淀的方法将它们除去。用无水乙醇沉淀的特点是能将
 
实验内容:
试剂
1.LB培养液(1L)
**培养用蛋白胨    10g
**培养用酵母粉    5g
NaCl 10g
用10mol/LNaOH调至pH7.0,高压蒸气**, 4℃贮存.
 
2.溶液Ⅰ,可成批配置,**后4℃贮存。
葡萄糖
50mmol/L
Tris-C1(pH8.0)
25mmol/L
EDTA
10mmol/L
3.溶液Ⅱ(新鲜配制)
NaOH   0.2mol/L
SDS     1%
4.溶液Ⅲ
5mol/LKAc
60ml
冰醋酸
11.5ml
水
28.5ml
配制好的溶液Ⅲ含3mol/L钾盐,5mol/L 醋酸(pH4.8)
卡那霉素(Kana):50mg/ml, 过滤**.
5.重蒸酚 市售苯酚蒸馏纯化(收集179~181℃之间的酚)后,用TE饱和,使水相的pH在7.5以上,4℃保存。
6.氯仿 异戊醇(24:1)
7.无水乙醇
8.RNaseA(10mg/ml)
9.3mol/L NaAc(pH5.2)
10.TE   10mmol/L Tris-C1(pH8.0)   1mmoI/L EDTA
 
材料
    含有质粒(pNTE-EGFP,pEGFPN3)的大肠杆菌DH5a.
操作步骤
    1.挑取琼脂培养板上的含有pNTE-EGFP, pEGFPN3质粒的单菌落,接种至5ml LB培养液(含Kana 50μg/m1),37℃振荡培养过夜。
    2.取出1.5ml培养液至1.5ml离心管中,12000r/min离心2min,弃上清。
   3.将**沉淀重悬于100μl预冷的溶液工中,强烈振荡混匀。
   4.加入200μl溶液Ⅱ,盖严管盖,轻轻颠倒混匀5次,冰浴5min。
   5.加入150μl预冷的溶液Ⅲ,温和振荡10s,冰浴5min。
    6.12 000r/min室温离心5min,取上清至一个新的无菌的1.5m1 Eppendorf管中。
 7.加入等体积酚/氯仿(1:1),振荡混匀,12000r/min离心2min,上清转移至另一个Eppendorf管中。【注意】酚具有腐蚀性,操作时小心。
   8.加人等体积氯仿,振荡混匀,12000r/min离心2min,上清转移至另一个Eppendorf管中。
 10.加入2倍体积预冷无水乙醇-20℃沉淀10min。
 11.12000r/min离心10min,去上清,沉淀用70%乙醇洗涤一次,空气中晾干。
 12.加入20μl TE溶解质粒DNA,加入RNaseA,终浓度20μg/m1 37℃水浴0.5h。
13经0.7%琼脂糖凝胶电泳,EB染色后观察抽提结果。【注意】EB为致癌物,操作时一定要戴乳胶或一次性手套。
 14.将该管质粒保存于-20℃备用。
注意事项
 1.该实验成功的标志是把染色体DNA、蛋白质与RNA去除干净,获得一定得率的质粒DNA。去掉染色体DNA*为重要,也较困难,因为在全部提取过程中,只有一次机会去除染色体DNA,其关键步骤是加入溶液Ⅱ与溶液Ⅲ时,控制变性与复性操作时机,既要使试剂与染色体DNA充分作用使之变性,又要使染色体DNA不断裂解成小片段,从而能与质粒DNA相分离。这就要求试剂与溶菌液充分摇匀,摇动时用力适当,一般来说当溶液Ⅰ加入时可用力振荡几次,因为此时**还没有与碱和SDS作用,染色体DNA尚未释放,不必担心其分子断裂,加入SDS后,则要注意不能过分用力振荡,温和混匀,但又必须让它反应充分。加入溶液II混匀之后,一定在冰上放置,不要摇动,对于溶液溶液III,同样处理!
 2.加入溶液I之前,注意将离心管倒扣过来,将培养基完全流出.
 2.加乙醇沉淀DNA时,要把离心管加盖倒翻摇动4~5次,注意观察水相与乙醇之间没有分层现象之后,才可以放在冰箱中去沉淀DNA,以获得更多的DNA。
 3.乙醇沉淀DNA离心后,要把离心管四周的上清液抽干或自然挥发(可将离心管倒置于滤纸上以尽量让管内液体流出)。否则,用TE缓冲液溶解DNA时,既困难又不完全。
 4.为了得到纯净的DNA样品和清晰的电泳条带,加入1μlRNA酶,将管置50℃水浴箱内30min,消化RNA。
 6.抽提产物经电泳分离、EB染色后,在紫外线灯下可观察到三个条带,自前往后分别为:超螺旋、线性及开环质粒DNA。
上一篇:放射性测量
下一篇:如何选购测距仪?选购时应该注意哪几点?
            
若网站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通过网站上的联系方式及时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