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印刷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水性印刷油墨的特性分析
-
印刷过程中,要随时检查油墨的粘度、PH值和干燥性能。对于柔性版印刷油墨的控制,主要就是这三个方面。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水分和溶剂的挥发,油墨的性能变得不稳定,粘度升高,PH值降低,影响印刷适性。因此,在印刷过程中,每隔一定的时间,要加入适量的PH值稳定剂或者相应的溶剂(要结合具体的印刷速度和油墨干燥情况),调节油墨的PH值和粘度。同时,由于柔性版是短工位印刷,色与色之间行程比较短,如果油墨中溶剂干燥不彻底,就会导致叠色不佳或者粘连。
-
-
水基油墨被广泛应用于柔性版印刷中,特别是在瓦楞纸箱的印刷过程中。表面张力会使水基油墨表面形成小珠,使小网点丢失。良好的油墨叠印可以确保四色印刷的顺利进行。由于水的表面张力高于酒精,为了获得良好的干式叠印效果,必须减少两个干燥滚筒之间的相对压力,使滚筒之间的热气流更加流通加快干燥速度。水基油墨的干燥分为三步:水从油墨中蒸发出;胺也要从油墨中分离出来使油墨具有抗水性;聚合物颗粒必须连结起来在干燥的墨层表面形成一个薄膜。在潮湿的环境下,水基油墨的稳定性更好一些,不会像溶剂型墨一样,因溶剂的挥发而导致粘度发生变化。要保证水基油墨印刷的质量,须防止过多的机械搅动,保持PH值的稳定。
-
刮墨刀技术的发展提高了柔印质量,有效控制了油墨从墨斗转移到承印物表面上时对印品的污染。常见的有带有墨槽的两滚筒供墨系统和箱式刮墨刀系统,箱式刮墨刀系统的油箱是完全封闭的,不会有油墨外漏。当网纹辊转到合适位置时,刮刀把多余的油墨刮下并送回到油箱中,另外在油箱的内部还有一把塑料或金属的刮刀。网纹辊技术早已适应这种刮墨刀系统,当清洗网纹辊时,使用带有超声波或高压的自动系统,液体清洗(而不是机械清)洗减少了对网纹辊和网点的破坏。
印刷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套印不准
-
瓦楞纸面纸的张力不均匀
-
面纸吸水性太大,多色印刷使纸张变形
-
纸张有菏叶边或纸板弯曲变形
-
印版粘合不牢固使版定位不准
-
印刷机定位系统有问题
-
前一色印刷时压力太大使图像变形
-
调节收放纸张的张力控制
-
控制复瓦机的施胶度或检测油墨的黏度
-
更换比较平整的纸张
-
重新粘合印版
-
调节印刷机的定位系统,或更换部件
-
适当降低印刷压力
承印物粘结、蹭脏
-
水墨不干
-
存放印刷品的温度太高
-
提高干燥温度
-
印刷成品放在阴凉处
糊版、堵板
-
印版太浅
-
印刷压力太大
-
供墨量太大
-
水墨的黏度太高
-
水墨干燥速度太快
-
加深印版
-
调整印刷压力
-
降低供墨量
-
降低水墨的黏度
-
降低干燥温度
叠印不佳
-
多色印刷中前一色墨还没有干
-
后印的颜色使前一色的墨产生剥离现象
-
后印的色叠印不上
-
提高第一色的干燥速度
-
降低后一色的黏度或降低印刷压力
-
降低后一色的黏度或提高其附着力
印刷针孔
-
水墨在墨辊上干的太快
-
传墨不均匀
-
减慢水墨的干燥速度

油墨零头的控制
在纸箱印刷车间,零头油墨多一直是一个老大难问题,常常会出现一个品种有三四个半桶油墨的情况。究其原因不外乎二个:一是领墨人员喜欢领用原桶墨,这样可以减少色相偏差等麻烦;二是用剩的半桶墨未能及时归位。解决的方法其实也很简单,一方面库管要加强监督,有半桶墨必须领半桶墨,至于剩墨因冲过水而引起色相偏差可以通过适当加入原墨来解决;另一方面也可以将剩墨全部用来调油墨,这需要调墨工有足够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