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司新闻 >

公司新闻

科普:路边的野菜吃不得,实测4次重金属超标

俗话说“农历三月三,荠菜赛金丹”。春天到了,口味清爽的野菜成为了人们饭桌上的宠儿。有些地区的市民甚至跑到公园里、郊外的田野旁挖野菜,其中西安市民表现地极为积极。

路边的野菜能吃吗?天生天养的野菜还能保持“健康无污染”吗? 为了解开野菜是否受污染的谜题,华商报的记者带着从西安市区各地采摘的野菜样本走进了专业检测机构的实验室

实验时间:

3月16日

实验准备:

华商报记者从西安狄寨塬,南三环荒地,周至田地及西二环废弃铁道边采集野生荠菜样本各250克。

实验人员:

西安康派斯质量检测有限公司检验部主任赵雅娟、食品部主任杨东、技术部部长李鹏。

实验器材:

粉碎机,微波消解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等。

实验原理:

将野菜样品进行酸解消化后,将溶液导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与国家标准比较定量。

实验步骤:

1. 取样:把送检的野菜样品充分混匀,取部分样品粉碎,分装于样品自封袋中。

2. 加酸消解:从粉碎好的样品中称取0.2到0.5克的样品于微波消解罐中,给罐中分别加入5毫升优级纯硝酸和2毫升优级纯过氧化氢,再放入微波消解仪中进行高温高压消解。这一阶段完成后,野菜中的有机物会变为无机物形式,金属元素被析出。

由于实验中使用强酸,为了使被测溶液酸度与国家标准溶液一致,会对消解后的溶液进行赶酸(即去除溶液中的强酸),之后进行无损耗转移,*后定容于25毫升容量瓶中,以备待测。

3. 与标准溶液对比: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对溶液进行测定,先配制一定系列浓度的待测金属元素标准溶液,进行标准曲线的校正后,再进行测定样品,根据校准曲线得到样品的测定浓度。

4.计算野菜中重金属*终浓度。

实验结果

本次实验室检测4个地点的野菜样品中铬、铅、总砷、总汞、镉含量,每个样本均有2到3种重金属含量超标。

其中西二环废弃铁道边采集的野菜中,铅以及总汞含量超出国家标准的5倍多。

专家提醒

路边野菜多重金属超标 不宜食用

从这次试验可以看出,路边多数野菜重金属都超标。西安康派斯质量检测有限公司技术专家常青表示建议市民不要采摘路边的野菜,更不要食用。如果非要尝鲜,可以选择空旷、方圆四五百米内没有污染源的野地进行采摘,或者到专门的野菜采摘园采摘。

常青指出,重金属元素一旦超过国家标准中规定的限量,就会在人体中积聚,难以自然排出。特别是的铅和总汞,对身体伤害巨大,如果在体内长时间堆积,甚至可能会引发痴呆和脑死亡。

西安营养学会副主任张婳也指出,以前有些地方确实由于环境重金属污染,造成当地人群铅或汞中毒的症状,例如智力受损,肝脏、肾脏等功能受损。虽然野菜摄入量有限,但若重金属超标,长期大量食用,也有健康风险。

野菜宜鲜采鲜吃 烹调存放有讲究

另外,即便是没有重金属超标问题,野菜也不宜长期大量食用。

张婳说,野菜之所以没有变成我们常吃的一般蔬菜,其中就是除营养素外,部分功能性植物成分含量较高,不能针对所有人群食用。比如像白蒿(茵陈)、蒲公英等野菜有一定的药用成分,需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原则下针对特殊人群食用,正常人群不宜经常食用,尤其是幼儿。

陕西省食品药品检验所主任药师郭耀武也提醒市民,野菜多偏凉性,宜鲜采鲜吃,一次食用量不宜过多,以免引起腹胀、腹泻,更不要长期食用,以免损伤脾胃。此外,挖野菜时要正确辨认,不熟悉的植物不要随意采挖食用,更不可猎奇尝鲜,以免中毒。许多有毒的植物混杂在可食野菜里面,给采食者带来极大危险,例如曼陀罗幼苗与野苋菜相似,就曾有误食的情况发生。万一出现**、腹泻、恶心、呕吐、头晕等中毒症状,应及时到医院进行**。

同时,烹调野菜时也要采取合适的方式。常青说,食用野菜前,要先用洗涤剂水将野菜泡一段时间,并且在吃前先用热水焯一遍,让野菜中的一些**溶在水里。此外,要注意野菜的存放时间,普通野菜可以在0℃到4℃度的环境中冷藏三四天,而蕨类野菜(如蕨菜,紫萁等)只能存储两天左右,时间再长就会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