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司新闻 >

公司新闻

传感器新闻的兴起、运作、特点、优势与隐忧(2)

优势之二:传感器可以探测未来动向,提供预测性报道新依据

过去媒体zui缺乏的能力之一,是预知未来的能力。借助媒体人或专家的智慧来预测未来,预测失灵的情况非常普遍。对于自然界与社会的洞察,需要靠数据说话,这些数据,未来将大量地来自物联网。

据报道,2014年11月,武汉4座特大型桥上被安装了传感器,实时监测健康状况,自动采集数据并进行分析。这不仅可以有效防范风险发生,也能使得在危险无法避免的情况下,桥梁自身可以发出预警信息。可以推想,类似技术,会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

就像预报天气一样,不少传感器的主要作用,就是监测某些对象的变化过程与趋势,因此,以传感器数据为基础预测未来,将是必然的。

优势之三:传感器传导个性需求,“定制化”信息服务成为可能

传感器也是用户与媒体之间的连接器,是定制化信息服务的依据。

未来的信息生产,将是针对个体及其关联场景的整体情况,进行个性化定制。而用可穿戴设备与传感器来了解用户的实时需求与场景,完成个性化数据采集与传导,是定制化生产的基础。例如,当我们参观一个博物馆时,可穿戴设备,比如智能眼镜的传感器感知到我们关注某件展品,就可以从网络中搜集与这件展品相关的信息。这是今天博物馆的导览服务无法相比的。

当然,当用户的“个性”可以通过可穿戴设备、传感器等方便地测量、传导时,个体的隐私暴露风险也必然加大。如何在两者间进行平衡,将是未来传播伦理中的一个新问题。

放眼未来,我们还要看到,传感器不仅连接起了数据与媒体��连接起了用户与媒体,也为智能化的新闻信息生产包括机器自动写作新闻提供了前提,传感器新闻,也将进化为智能化新闻。

四、传感器新闻的应用特点与面临的困惑

从美国新闻业界的实践看,通过传感器收集实时数据,媒体再根据这些数据报 道新闻,在丰富报道手段,扩展传媒发展空间的过程中,传感器新闻表现出一些应 用特点。

第 一,以量化方式收集、处理新闻信息。传感器新闻的基石就是用传感器收集 数据。新闻信息的传统收集方法是通过记者自身感觉器官的观察、感受与印象来完 成的。在某些问题的表述上,如在衡量空气、土壤污染的程度,人的健康程度,以 及对某类事件、某种现象的跨时空对比时,报道的客观性、准确性略显不足。而将 抽象的事物量化则是传感器的独特优势。传感器作为信息采集的技术保障,除了能 够精 确、细致、透明地记录原始数据,它的可查询、重复再现等技术特点,也有助 于新闻从业者拓展出更多的报道方式。

**,传感数据更易于计算机解读。传感数据可以轻易地被计算机软件直接读 取、分析,并进行视觉化展示。通过传感系统获取的图像不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 抓取场景、佐证事实,其成像开始被以像素为单位进行计算机分析;通过麦克风收 集的音波,也可以作为分析某个新闻事件的音频数据。传感器的使用对新闻业而 言,犹如中西医结合,在传统“望闻问切”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仪器的监测,不仅 提高了采集数据信息的效率,而且延伸了原有生产模式的功能。

第三,众包(Crowdsourcing)成为收集传感数据的“新常态”。新闻媒体在收 集数据时,除了借助政府机构、商业组织和科研单位的传感系统外,更多的是以众 包的形式,这与传感器新闻的选题多数涉及公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新闻媒体通过 众包,动员社区力量,鼓励公民个体利用身边的传感设备(包括嵌入智能手机、笔 记本电脑中的传感器),或者发放特定的传感器(由媒体自主设计研发),指导公 众完成组装、上传数据。这就需要新闻媒体在社区中寻求帮助,让居民参与到传感 系统中,并接受传感器的布控。传感器新闻是一种具有实验性质的新闻生产模式, 为了消除公众对传感器的陌生感,并激发他们的参与兴趣,媒体需要保持一定的 “开放性和透明度”,建立相互间的信任。

目前,传感器新闻处于起步阶段,在彰显特色,为新闻生产拓展路径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困扰。 

传感数据的准确程度与是否采用了恰当的传感器、传感器自身的质量(精度、抗干扰性等)、传感器布控、测量指标及计算方法等有着密切关系。在无 法获取专业权威数据的情况下,媒体不得不采用自主研发的传感器,而这种传感器 的精度较低,加上受主体操作方法的影响,所获取的传感数据就会和专业监测机构 的结果存在差距。《太阳哨兵报》的约翰·梅因斯和萨利·克斯丁为了获得警察超 速的数据,用自购的“测速枪”在高速公路上收集数据,但是,很快他们就意识 到,仪器的质量和操作方法都将引发公众的质疑(Pitt)。在我国,媒体所使用的数据 主要来自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为了体现科学性和严谨的专业态度,仪器设备、监 测人员的资质都需要国家有关部门的认证,对传感器的误用或监测方法失当都将降 低数据质量,自然不能作为报道的依据。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人们越来越关注个人的生存空间,要求保护隐私 权的呼声也越来越高。隐私权的“不为人知”与新闻报道的“广为人知”发生冲突 的结果就是,一旦媒体公布了某些信息,公民的隐私权将会受到侵害。通过各类传 感器收集到的涉及公民个人的信息一旦被报道,公民的隐私将面临泄露,并由此带 来不 良影响。把传感器安装在公共场所,如公园、街角、广场、路口等时所采集到 的音视频信息,也存在侵犯公众个人隐私的可能性。因为,从一些看似细小的信 息中可以整合出清晰的个人形象。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只需掌握四个 时空移动数据,就可以辨识出95%的个人身份信息(de Montijoye,2013)。当公民不知 道传感器所采集的与自己有关的信息被如何使用,也没有机会选择不参与合作, 或者没有机会纠正虚假的或误导性的数据时,那么他们的隐私肯定是被侵扰了。 

第三,“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传感器的类型众多,性能、质量参差不 齐,传感器新闻要求新闻从业者首先要了解传感器的测量特征、精度、值域范围、 成熟度、运作距离以及能耗等,据此来找到匹配需要的传感器。除了选对传感器之 外,还要考虑传感数据的运算问题,新闻从业者不是程序员,这就需要与技术人员 合作,对传感数据进行物理计算,使其产生更大的价值。需要什么样的数据,什么 样的数据信息能够被传感?在实施传感器新闻之前就应该了然于胸。如果没有提出 正确的问题,即使拥有合适的传感器,获取的数据信息也未必有用。因此,对新闻 媒体而言,通过传感器搜寻数据、论证事实、评估价值,需要比较完备的人才结构,统计师、数据分析师、交互设计师、程序员等是不可或缺的。除了招募专业人士外,也可以鼓励新闻从业者发挥附加技能的方式,构建复合型的人才结构是当前 中外新闻界发展的趋势。

第四,数字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新闻的采集、加工与扩散的方式,公众的 概念也已不像原先那样狭隘与方便定义,它现在已无处不在。公众已不仅是新闻生 产的目标,也逐渐成为新闻的生产者,媒体不得不考虑公众对新闻的影响。传感器 新闻涉及到两类公众——需要在其中收集数据的公众,以及那些帮助媒体获取数据 的公众。利用公众的帮助来采集数据也引发了新的职业道德问题,即如何告知、引 导公众做好准备并保护自己。新闻媒体需要考虑公众在收集数据过程中可能会遇到 的一些涉及法律和**等风险问题。让公众在牺牲自己**的情况下为媒体采集信 息或内容,或者是当他们选择承受风险时接受一些实质的结果,都是不合理的,是 媒体不负责任的表现。8媒体不仅对新闻故事的主体和受众负责,它还要为在采集信 息时提供了帮助的人负责。9这就要求媒体不得不在报道之前考虑如何帮助和引导公 众。

五、结语

从交通摄像头到GPS定位系统再到太空里的人造卫星,传感器无处不在,我们 就生活在传感器时代。现阶段,把传感器引入新闻生产领域还是比较新的探索,仅 有美国的个别媒体在进行尝试。随着数据信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运用数据做新闻 渐成趋势。生产、收集数据仅是传感器新闻基本的应用,随着各类移动终端、可 穿戴设备的定位传感器、生理传感器等的研发与开放,**地向用户推送本地新闻 和信息服务,实时地监测、反馈用户体验将不再困难。传感器新闻使得新闻信息的 采集从公共场合单纯的人类观察转变到了技术层面的全 面监控,在为媒体提供更大 发展空间的同时,也带来了**、法律及伦理等问题,这些都值得做进一步的思考 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