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司新闻 >

公司新闻

日本的汽车面板用薄(钢)板

                                    
        现在日本的汽车面板用薄()板,是伴随上世纪70年代连铸的扩大而从沸腾钢向**钢种的转换,从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由箱式退火向连续退火的技术革新,80年代以后因超低碳钢熔炼技术的进步而以IF钢的普及和防锈性能强化作为目的的合金化熔融镀Zn(GA)钢板使用的扩大,90年代以后通过了CAFE(主体试验装置普通燃油节约)规章并经过与轻质材料(AlMg、树脂等)的竞争,在制造技术与产品质量方面都达到了****的水平。特别是近年,为了减排CO2温室气体,社会进一步强化了对汽车车体轻量化和碰撞**性的要求,对于即使特别重视美观性和外观质量的外面板,也实现了440MPa的高强度化。

  1.面板用薄板的性能要求和材质设计

  汽车面板部件可分类为以外侧面板和挡泥板为代表的由深冲成形要素支配的部件和以盖、罩、顶板及后货箱盖为代表的由凸肚成形要素支配的被称作盖物的部件。由于前者成形面积大且形状复杂,故原料板不仅须具备深冲成形性,还需具备凸肚成形的复合成形性;由于后者是被成形为塑性变形量较小的平坦形状,除要求面板的尺寸精度之外,还要求具有抗挠曲(即凸肚刚)性和抗凹痕性。用于面板部件的薄板厚度,内板为0612mm,外板为0608mm;在确保部件的凸肚刚性和耐凹痕性的前提下,进一步薄壁化的困难不少。

  外层面板用薄板材质的设计方针如下:能适用于盖物等形状冻结性严格部位的钢板强度YS24kgfmm2(235MPa)TS45kgfmm2(440MPa);以深冲深度≤40mm的浅深冲挡泥板为例,在成为深冲性指标的钢板轧制方向(0°)45°方向(45°)、垂直方向(90°)的平均r(即塑性应变比)值〔rm(40°+2r45°+r90°)4〕与成为凸肚成形性指标的n(加工硬化指数)处于对立关系条件下,当两特性保持平衡时,即可稳定冲压成形。

  如外侧面板类大件面板,因变形样式、变形路径、变形量等不同的部位混在一起,故利用钢板的高强度化实现薄壁化变得更加困难。为了实现该部件的高强度化(薄壁化),材质目标的设定虽然困难,但在满足上述强度范围要求方面,为了使圆滑的材料能从挤压模表面流入,所采用的对策是提高钢板的r值并改善钢板表面的润滑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