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司新闻 >

公司新闻

同仁堂被曝阿胶造假 检测报告成争议焦点

同仁堂被曝阿胶造假 检测报告成争议焦点

事件回放

  • 近日,晶报报道了北京同仁堂食用阿胶内检验不出驴DNA,反而检测出了和牛的DNA一事,该报道迅速发酵,引起广泛关注。

  • 同日,北京同仁堂科技在其官方网站发布声明称,对于打假人委托检测机构进行的检测,得出的检验结果与该公司实际投料完全不符。

  • 昨日,就检测手段是否规范问题,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以下简称质检院)也书面回复称,该院具备检测资质,检测手法妥当,并表示也不排除原产品因配料带入微量猪、牛DNA成分的可能。

  • 打假人称已提起民事诉讼,目前宝安法院已受理

 

各方回应:

  • 同仁堂回应:检测标准不适用

3·15消费者权益日,北京同仁堂发布落款为“北京同仁堂通科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关于同仁堂食用阿胶检测标准的声明》的公告,对报道中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出具的多份检验报告予以驳斥。其表示,部分消费者委托检测机构按照通常用于猪、牛、驴肉鉴别的行业标准(SN/T 3730.4-2013、SN/T 3730.5-2013、SN/T 2051-2008),对该公司食用阿胶产品进行了检测,得出结果与该公司实际投料情况完全不符。

该公告称,为此,该公司向以上标准的起草单位进行了咨询,相关标准起草单位认为阿胶是经过深度热加工后的产品,DNA已被深度破坏,上述三个标准不适用于阿胶产品的DNA提取,因此不建议作为阿胶产品的动物源性成分检测标准。相关检测机构则建议采用检测特征蛋白或特征肽链的方法进行进一步鉴别。

公告表示,阿胶传统上既是食品又是药品,《中国药典》中阿胶项下的鉴别方法就是采用特征肽链的方法进行鉴别,因此《中国药典》中阿胶项下的鉴别方法同样适用于食品阿胶的成分鉴别。本着对广大消费者负责的态度,该公司将相关批次的企业留样产品,送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进行检验,结论为符合《中国药典》2015版鉴别项要求。

 

  • 同仁堂质量厂长:阿胶生产要层层质控把关

作为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集团通州分厂质量副厂长,安峰鹏对每一个环节都了如指掌。据他介绍,原始的驴皮经过加工、去毛制成淡板驴皮,之后被送入同仁堂的阿胶生产线。同仁堂的原料皮只选择一家供应商,安峰鹏解释,这是经多方筛选的,“一家供货的好处在于可以固定供货来源,保证原料的质量”。

文中透露,送来的驴皮还要筛选,主要是通过外观判断是不是驴皮,是否混有其他动物皮,皮子上泥沙多不多,是否有霉变。“只要皮子上有肉眼能看到的霉变,哪怕只有一小点儿也会退回给供应商。”安峰鹏说,由于供应商稳定,磨合的时间较长,供应商基本上清楚同仁堂对原料皮的要求,“即便这样,我们也要对每一批进来的原料皮进行人工检查。”安峰鹏说道。

 

不排除检验过程有被污染的可能

安峰鹏此前对该产品是否真为该通州分厂生产还存疑问,因此也以三块独立包装阿胶块换取了曾照兴三个批次各一块的阿胶,用以鉴别工艺,但至今仍无后续说法。3月14日,在晶报记者在场的情况下,曾照兴拨通了安峰鹏的电话。对于其更换了三块阿胶块进行检测的说法,安峰鹏进行了核实并表示,曾先生提供的阿胶产品由于数量过少无法进行进一步检测,但他们也已经通过同一批次的留样进行了自行送检,“都是送的国家*权威的检验机构去做的检测”,结果都系真阿胶,并没有检出猪牛DNA成分。

而对于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的多次检测结果,安峰鹏均持保留意见,认为原因系检测方法不对:“深圳药监局已经上报了,到时候应该会出一个结论的。”此外,他认为驴DNA应该在加工过程中都消失了,“我们不能排除它(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的检验过程是有被污染的可能”。

对于阿胶,安峰鹏同样表示,其既属于食品又属于药品,而该食字号阿胶的检测也可以按照药品的方法进行检测,而且药品的检测方法更加具有针对性。他认为,普通消费者对于这一些标准的不了解,很容易会导致误会,但话锋一转,他也承认该食用阿胶并非按照药品生产标准,而系按照食品生产标准来走的。对于其认可的检验方法,安峰鹏介绍道:“这个DNA啊,检验报告里不也有一个说明(编者注:指报告中的备注内容)嘛,因为阿胶它是一个深度加工的产品,它不像那个驴肉啊猪肉啊浅层的这种加工,由于熬制的时间比较长,它的组织已经被破坏了不存在了,不可能检测出DNA来的,但是在药检上咱们是有方法(判断其)是否含有驴皮,比如(检测)特征蛋白质、特征肽链的方法。”

 

  • 宝安区法院:已受理该消费纠纷案

对于有阿胶厂商宣称能对其阿胶产品进行DNA全检,安峰鹏表示,这只是针对其原料(驴皮)进行的检验,并非指成品。他又表示,DNA检测并非完全不可行,但目前这种技术仍在业内探讨当中,并没有形成一个标准。“我们去咨询相关的研究机构,他们说现在很困难,上升不到标准的层面。拿来研究研究可以,但是不能用来判断它有没有。”

据悉,目前的阿胶企业对原料和成品的监测,均采取企业自检和监管部门抽检相结合的方式,而且国家对于监测标准要求远远跟不上“行情”的发展,例如,阿胶生产要求必须使用驴皮,但近几年国家对于阿胶主要监测掺假的目标是牛皮,即牛源性成分,而对于马皮、骡皮、猪皮等动物源性成分却没作强制要求,这给生产中的掺杂留下了漏洞。

 

  • 打假人:起诉索赔10倍,胜券在握

昨天,打假人曾照兴向记者表示,作为实际购买方,其弟已经向宝安区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将北京同仁堂食用阿胶的销售商,深圳市海雅缤纷城商业有限公司告上法庭,目前该法院已受理。其向记者提供的诉讼状中表明,该阿胶产品实属未取得生产许可不符合食品**标准的假冒伪劣产品,而被告的售假行为违反了《食品**法》的相关条例,要求被告人承担包括检测费用、诉讼费,以及十倍赔偿货款在内的人民币41750元。

“目前,海雅缤纷城也已经向法院提出将北京同仁堂列为该案**被告,我对胜诉很有信心。”曾照兴向记者表示,向媒体坦承自己是打假人的身份,是直面像同仁堂这种大厂商的**做法,同时他还再次表示,目前他手里仍存有未拆包装的同款同仁堂食用阿胶产品,可以在公证处现场公证的情况下当场拆封送检。

 

●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集团通州分厂质量副厂长 安峰鹏

驴DNA应该在加工过程中都消失了。

因为阿胶它是一个深度加工的产品,由于熬制的时间比较长,它的组织已经被破坏了不存在了,不可能检测出DNA来的。

 

●华大基因研究院副院长 刘心

如果完全不包含猪和牛的样品,理论上应该是不能检出猪、牛DNA的。不过*好有对照品和标准品来进一步确认检验方法是否合适,以及应该如何做*终判断。

 

●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不排除因配料带入微量猪、牛DNA成分的可能

质检院书面回复称,2016年1月,投诉人到质检院送来食用阿胶样品,要求检测是否含有驴等动物的DNA成分。该样品为“食”字号发证,因此该院选用的驴、猪、牛DNA成分检测方法标准分别为SN/T 3730.4-2013《食品及饲料中常见畜类品种的鉴定方法第4部分:驴成分检测实时荧光PCR法》和SN/T 2051-2008《食品、化妆品和饲料中牛羊猪源性成分检测方法 实时 PCR 法》,标准均适用于食品,且该院具备检测资质。

质检院表示,有关备注一栏的说明,**次检测报告为投诉人委托检验,质检院出具检测报告后,委托人将检测结果在电视媒体进行了报道,但在该报道中,对检测结果的科学解读并不**,容易引起消费者的误解。

此后,**次检测报告(报告编号:SC161007455SC161007456、SC161007460)为深圳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宝安分局对该产品进行执法抽检所检测,为了帮助执法人员正确理解检测结果,质检院在检测报告中进行了备注说明。这符合国家检测实验室管理的相关要求。有关检测结果的技术说明:据2015版《药典》中提及,阿胶加工工艺中,需前期对驴皮进行长时间煎煮,后期加入各种配料。在前期煎煮过程中,长时间加热处理,存在样品中驴DNA降解,*终无法被检出的可能性。

按阿胶制作工艺,配料为后期加入,未经过长时间煎煮,加上DNA检测方法灵敏度很高,对微量的DNA也能够检出。因此不排除因配料带入微量猪、牛DNA成分的可能。

该院还表示,产品是否人为添加猪、牛成分,需结合其他特征成分指标(如特征肽链、特征蛋白)的检测,以及有关部门溯源追踪从管理上检查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