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登录 免费注册
分享
  • 微信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QQ空间
  • 开心网
  • 豆瓣
会员服务
进取版 标准版 尊贵版
| 设为首页 | 收藏 | 导航 | 帮助 |
移动端 |
官方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收获行业前沿信息
产品 资讯
请输入产品名称
噪声分析仪 纺织检测仪器 Toc分析仪 PT-303红外测温仪 转矩测试仪 继电保护试验仪 定氮仪
首页 产品 专题 品牌 资料 展会 成功案例 网上展会
词多 效果好 就选易搜宝!
深圳市泰立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新增产品 | 公司简介
注册时间:2011-04-19
联系人:
电话:
Email:
首页 公司简介 产品目录 公司新闻 技术文章 资料下载 成功案例 人才招聘 荣誉证书 联系我们

产品目录

工业无损检测
硬度计
测振仪
光谱仪
粗糙度仪
针孔检测仪
涡流探伤仪
磁粉探伤仪
工业内窥镜
纸张测厚仪
电/磁导率仪
计量测试仪器
显微镜
溫度計
转速表
望远镜
夜视仪
张力计
扭力计
色差计
电子天平
推拉力计
环境暖通测试
噪音计
高斯计
风速计
粉尘计
照度计
水份仪
精密烘箱
**烘箱
真空烘箱
温湿度计
电子电工测试
频闪仪
示波器
钳形表
万用表
频率计
相序表
直流电源
电压放大器
功率分析仪
LCR测试仪
光纤通信测试
寻线仪
反射仪
光功率计
电话测试仪
激光剥线机
网线测试仪
光时域反射仪
网络测试分析仪
电视信号测试仪
光纤及线缆测试仪
工程道桥测量
密度仪
沥青测试仪
楼板测厚仪
数显回弹仪
渗漏寻检仪
裂缝测试仪
钢筋锈蚀仪
光标测试仪
落锤测试仪
地下管线探测仪
其他测试仪器
美国TABER
美国PACE
德国GESIPA
德国仪力信
工业检测消耗品
首页 >>> 技术文章 >

技术文章

热处理如何回火 ?

热处理如何回火 ?
1、定义 
回火是将经过淬火的工件重新加热到低于下临界温度 AC1(加热时珠光体
向奥氏体转变的开始温度)的适当温度,保温一段时间后在空气或水、油等介
质中冷却的金属热处理工艺。或将淬火后的合金工件加热到适当温度,保温若
干时间,然后缓慢或快速冷却。一般用于减小或消除淬火钢件中的内应力,或
者降低其硬度和强度,以提高其延性或韧性。淬火后的工件应及时回火,通过
淬火和回火的相配合,才可以获得所需的力学性能。 
 热处理如何回火 ?
回火一般紧接着淬火进行,其目的是: 
(a)消除工件淬火时产生的残留应力,防止变形和开裂; 
(b)调整工件的硬度、强度、塑性和韧性,达到使用性能要求; 
(c)稳定组织与尺寸,保证精度; 
(d)改善和提高加工性能。 
因此,回火是工件获得所需性能的*后一道重要工序。通过淬火和回火的
相配合,才可以获得所需的力学性能。 
 热处理如何回火 ?
2、分类 
按回火温度范围,回火可分为低温回火、中温回火和高温回火。 
 
(1)低温回火 
工件在 150~250℃进行的回火。 
目的是保持淬火工件高的硬度和耐磨性,降低淬火残留应力和脆性 
回火后得到回火马氏体,指淬火马氏体低温回火时得到的组织。力学性
能:58~64HRC,高的硬度和耐磨性。 
应用范围:主要应用于各类高碳钢的工具、刃具、量具、模具、滚动轴
承、渗碳及表面淬火的零件等。 
(2)中温回火 
工件在 350~500 ℃之间进行的回火。 
目的是得到较高的弹性和屈服点,适当的韧性。回火后得到回火屈氏体,
指马氏体回火时形成的铁素体基体内分布着极其细小球状碳化物(或渗碳体)
的复相组织。 
力学性能:35~50HRC,较高的弹性极限、屈服点和一定的韧性。 
应用范围:主要用于弹簧、发条、锻模、冲击工具等。  
(3)高温回火 
工件在 500~650℃以上进行的回火。 
目的是得到强度、塑性和韧性都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回火后得到回火索氏体,指马氏体回火时形成的铁素体基体内分布着细小
球状碳化物(包括渗碳体)的复相组织。 
力学性能:25~35HRC,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热处理如何回火 ?
应用范围:广泛用于各种较重要的受力结构件,如连杆、螺栓、齿轮及轴
类零件等。 
工件淬火并高温回火的复合热处理工艺称为调质。调质不仅作*终热处
理,也可作一些精密零件或感应淬火件预先热处理。 
45 钢正火和调质后性能比较见下表所示。 
45 钢(φ20mm~φ40mm)正火和调质后性能比较 
热处理 方法 
力学性能 力学性能 力学性能 力学性能 组织 

 σb/Mpa δ×100 Ak/J HBS  正火 700~800 15~20 40~64 163~220 索氏

体+铁素体 调质 750~850 20~25 64~96 210~250 回火索氏体 

钢淬火后在 300℃左右回火时,易产生不可逆回火脆性,为避免它,一般
不在 250~350℃ 范围内回火。 
含铬、镍、锰等元素的合金钢淬火后在 500~650℃回火,缓冷易产生可逆
回火脆性,为防止它,小零件可采用回火时快冷;大零件可选用含钨或钼的合
金钢。 
 
3、碳钢的回火过程 
淬火碳钢回火过程中的组织转变对于各种钢来说都有代表性。回火过程包
括马氏体分解,碳化物的析出、转化、聚集和长大,铁素体回复和再结晶,残
留奥氏体分解等四类反应。低、中碳钢回火过程中的转变示意地归纳在图中。
根据它们的反应温度,可描述为相互交叠的四个阶段。 
 
 
**阶段回火(250℃以下) 马氏体在室温是不稳定的,填隙的碳原子可
以在马氏体内进行缓慢的移动,产生某种程度的碳偏聚。随着回火温度的升
高,马氏体开始分解,在中、高碳钢中沉淀出ε-碳化物(图 2),马氏体的正
方度减小。高碳钢在 50~100℃回火后观察到的硬度增高现象,就是由于ε-碳
化物在马氏体中产生沉淀硬化的结果(见脱溶)。ε-碳化物具有密排六方结
构,呈狭条状或细棒状,和基体有一定的取向关系。初生的 ε-碳化物很可能
和基体保持共格。在 250℃回火后,马氏体内仍保持含碳约 0.25%。含碳低于 
0.2%的马氏体在 200℃以下回火时不发生ε-碳化物沉淀,只有碳的偏聚,而在
更高的温度回火则直接分解出渗碳体。 
**阶段回火(200~300℃)  残留奥氏体转变。回火到 200~300℃的
温度范围,淬火钢中原来没有完全转变的残留奥氏体,此时将会发生分解,形
成贝氏体组织。在中碳和高碳钢中这个转变比较明显。含碳低于 0.4%的碳钢和
低合金钢,由于残留奥氏体量很少,所以这一转变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第三阶段回火(200~350℃) 马氏体分解完成,正方度消失。ε-碳化物
转化为渗碳体 (Fe3C)。这一转化是通过 ε-碳化物的溶解和渗碳体重新形核
长大方式进行的。*初形成的渗碳体和基体保持严格的取向关系。渗碳体往往
在ε-碳化物和基体的界面上、马氏体界面上、高碳马氏体片中的孪晶界上和原
始奥氏体晶粒界上形核。形成的渗碳体开始时呈薄膜状,然后逐渐球化成为颗
粒状的 Fe3C。 
第四阶段回火(350~700℃) 渗碳体球化和长大,铁素体回复和再结晶。
渗碳体从 400℃开始球化,600℃以后发生集聚性长大。过程进行中,较小的渗
碳体颗粒溶于基体,而将碳输送给选择生长的较大颗粒。位于马氏体晶界和原

始奥氏体晶粒间界上的碳化物颗粒球化和长大的速度*快,因为在这些区域扩
散容易得多。 
铁素体在 350~600℃发生回复过程。此时在低碳和中碳钢中,板条马氏体
的板条内和板条界上的位错通过合并和重新排列,使位错密度显著降低,并形
成和原马氏体内板条束密切关联的长条状铁素体晶粒。原始马氏体板条界可保
持稳定到 600℃;在高碳钢中,针状马氏体内孪晶消失而形成的铁素体,此时
也仍然保持其针状形貌。在 600~700℃间铁素体内发生明显的再结晶,形成了
等轴铁素体晶粒。此后,Fe3C 颗粒不断变粗,铁素体晶粒逐渐长大。 
下图为中、高碳合金钢的淬火、回火工艺 
 
 
4、钢在回火后的性能 
淬火钢回火后的性能取决于它的内部显微组织;钢的显微组织又随其化学
成分、淬火工艺及回火工艺而异。碳钢在 100~250℃之间回火后能获得较好的
力学性能。合金结构钢在 200~700℃之间回火后的力学性能的典型变化如图 5
所示。从图 5 可以看出,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钢的抗拉强度 σ b 单调下降;
屈服强度 σ 0.3 先稍升高而后降低;断面收缩率 ψ 和伸长率 δ 不断改善;韧性
(用断裂韧度
K 1c 为指标)总的趋势是上升,但在 300~400℃之间和 500~
550℃之间出现两个极小值,相应地被称为低温回火脆性与高温回火脆性。因
此,为了获得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合金结构钢往往在三个不同温度范围回
火:超高强度钢约在 200~300℃;弹簧钢在 460℃附近;调质钢在 550~650℃
回火。碳素及合金工具钢要求具有高硬度和高强度,回火温度一般不超过
200℃。回火时具有次生硬化的合金结构钢、模具钢和高速钢等都在 500~
650℃范围内回火。 

5、回火热处理 
而回火处理呢,则为冶炼钢铁的一种技法,是指将经过淬火硬化或正常化
处理之钢材在浸置于一低于临界温度一段时间后,以一定的速率冷却下来,以
增加材料之韧性的一种处理。根据冶金原理,将经过淬火及正常化处理在放回
中温浸置(时效)一段时间,可促使一部分之碳化物析出,同时有可消除一部

分因急速冷却所造成之残留应力,因此可提高材料之韧性与柔性。

热处理如何回火 ?

上一篇:钢的各种化学成分剖析
下一篇:金属热处理工艺有几个概念 ?
            
若网站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通过网站上的联系方式及时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