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登录 免费注册
分享
  • 微信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QQ空间
  • 开心网
  • 豆瓣
会员服务
进取版 标准版 尊贵版
| 设为首页 | 收藏 | 导航 | 帮助 |
移动端 |
官方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收获行业前沿信息
产品 资讯
请输入产品名称
噪声分析仪 纺织检测仪器 Toc分析仪 PT-303红外测温仪 转矩测试仪 继电保护试验仪 定氮仪
首页 产品 专题 品牌 资料 展会 成功案例 网上展会
词多 效果好 就选易搜宝!
上海迪一仪表有限公司【原上海电表厂】
新增产品 | 公司简介
注册时间:2010-02-09
联系人:
电话:
Email:
首页 公司简介 产品目录 公司新闻 技术文章 资料下载 成功案例 人才招聘 荣誉证书 联系我们

产品目录

试验仪器
三相大功率补偿式稳压器
绝缘电阻表
光线示波器
智能化介质损耗测试仪
变压器变比测试仪
指针式交直流电流电压表
单相、三相电能表校验装置
直流电位差计、数字电位差计
直流电阻测试仪
直流电桥 交流电桥
直流电阻箱
多功能校准仪
数字式多功能表
电线电缆导体电阻直流电阻和绝缘电阻测试仪
交直流功率电源
首页 >>> 技术文章 >

技术文章

电力电缆主要电气参数计算公式及计算实例

设计电压

330kV操作冲击电压的峰值为950kV;500kV操作冲击电压的峰值为1175kV。


2. 导体电阻

2.1导体直流电阻

单位长度电缆的导直流电阻用下式计算:

式中:

R'——单位长度电缆导体在θ℃温度下的直流电阻;

A——导体截面积,如导体右n根相同直径d的导线扭合而成,A=nπd2/4;

    ρ20——导体在温度为20℃时的电阻率,对于标准软铜 ρ20=0.017241Ω·mm2/m:对于标准硬铝:ρ20=0.02864Ω·mm2/m;

α——导体电阻的温度系数(1/℃);对于标准软铜:=0.00393℃-1;对于标准硬铝:=0.00403℃-1;

     k1——单根导线加工过程引起金属电阻率的增加所引入的系数。一般为1.02-1.07(线径越小,系数越大);具体可见《电线电缆手册》表3-2-2;

k2——用多根导线绞合而成的线芯,使单根导线长度增加所引入的系数。对于实心线芯,=1;对于固定敷设电缆紧压多根导线绞合线芯结构,=1.02(200mm2以下)~1.03(240mm2以上)

k3——紧压线芯因紧压过程使导线发硬、电阻率增加所引入的系数(约1.01);

k4——因成缆绞合增长线芯长度所引入系数,对于多芯电缆及单芯分割导线结构,(约1.01);]

k5——因考虑导线允许公差所引入系数,对于紧压结构,约1.01;对于非紧压型, k5=[d/(d-e)]2(d为导体直径,e为公差)。


20℃导体直流电阻详见下表(点击放大):

以上摘录于《10(6)kV~500kV电缆技术标准》(Q∕GDW 371-2009 )。


2.2 导体的交流电阻

在交流电压下,线芯电阻将由于集肤效应、邻近效应而增大,这种情况下的电阻称为有效电阻或交流电阻。 

电缆线芯的有效电阻,国内一般均采用IEC-287推荐的公式 :

R=R′(1+YS+YP)

式中:

R——最高工作温度下交流有效电阻,Ω/m;

R′——最高工作温度下直流电阻,Ω/m;

YS——集肤效应系数,YS=XS4/(192+0.8XS4),

XS4=(8πf/R′×10-7kS)2;

YP——邻近效应系数,YP=XP4/(192+0.8XP4)(Dc/S)2{0.312(Dc/S)2+1.18/[XP4/(192+0.8XP4)+0.27]},XP4=(8πf/R′×10-7kP)2。

XS4——集肤效应中��率与导体结构影响作用;

XP4——邻近效应中导体相互间产生的交变磁场影响作用;

f——频率;

Dc——线芯直径,m;

S——线芯中心轴间距离,m;

ks——线芯结构常数,分割导体ks=0.435,其他导体ks=1.0;

kp——线芯结构系数,分割导体kp=0.37,其他导体kp=

0.8~1.0;

对于使用磁性材料制做的铠装或护套电缆,Yp和Ys应比计算值大70%,即:

R=R′[1+1.17(YS+YP)]


3. 电缆的电感

3.1自感

则单位长度线芯自感:

Li=2W/(I2L)=μ0/(8π) =0.5×10-7

式中:

Li——单位长度自感,H/m;

μ0——真空磁导率,μ0=4π×10-7,H/m;

以上一般是实心圆导体,多根单线规则扭绞导体如下表:

因误差不大,计算一般取Li=0.5×10-7H/m。


3.2高压及单芯敷设电缆电感

对于高压电缆,一般为单芯电缆,若敷设在同一平面内(A、B、C三相从左至右排列,B相居中,线芯中心距为S),三相电路所形成的电感根据电磁理论计算如下:

对于中间B相:

LB=Li+2ln(2S/Dc) ×10-7 ( H/m)

对于A相:

LA=Li+2ln(2S/Dc) ×10-7 -α(2ln2 )×10-7 (H/m)

对于C相:

LC=Li+2ln(2S/Dc) ×10-7 -α2(2ln2 )×10-7 (H/m)

式中:

实际计算中,可近似按下式计算:

LA=LB=LC=Li+2ln(2S/Dc) ×10-7 ( H/m)

同时,经过交叉换位后,可采用三段电缆电感的平均值,即:

L=Li+2ln(2×(S1S2S3)1/3/Dc) ×10-7 ( H/m)

=Li+2ln(2×21/3S/Dc) ×10-7 ( H/m)

对于多根电缆并列敷设,如果两电缆间距大于相间距离时,可以忽略两电缆相互影响。


3.3 三相电缆的电感

主要计算中低压三相电缆三芯排列为“品”字形电缆。根据电磁场理论,三芯电缆工作电感为:

L=Li+2ln(2S/Dc) ×10-7

式中:

L——单位长度电感,H/m;

S——电缆中心间的距离,m;

若三芯电缆电缆中心间的距离不等距,或单芯三根品字排列时三相回路电缆的电感按下式计算:


式中:

S1、S2、S3——电缆各相中心之间的距离,m。


4. 电缆金属护套的电感

4.1三角排列

三根单芯电缆按等边三角形敷设的三相平衡负载交流回路,护套开路,每相单位长度电缆金属护套的电感为:

Ls=2ln(S/rs) ×10-7 ( H/m)

式中:

rs——电缆金属护套的平均半径,m。


4.2等距直线排列

三根单芯电缆按等距离平面敷设的三相平衡负载交流回路,护套开路,每相单位长度电缆金属护套的电感为:

对于中间B相:

LSB=2ln(S/rs) ×10-7 ( H/m)

对于A相:

LSA=2ln(S/rs) ×10-7 -α(2ln2 )×10-7 (H/m)

对于C相:

LSC=2ln(S/rs)×10-7 -α2(2ln2 )×10-7 (H/m)

式中:

三相平均值:

LS=2ln(S/rs)×10-7 +2/3▪ln2 ×10-7 (H/m)


4.3 任意直线排列

三根单芯电缆平面敷设的三相平衡负载交流回路,电缆换位,护套开路,每相单位长度电缆技术护套的电感为:

LSB=2ln(((S1S2S3)1/3)1/3/rs) ×10-7 ( H/m)


5. 电缆电抗、阻抗及电压降

5.1电抗

电缆的电抗为:

X=ωL ( Ω/m)

式中:

L——电缆单位长度的电感,H/m;

ω=2πf。


5.2阻抗

电缆的阻抗为:

Z=(R2+X2)1/2  ( Ω/m)

式中:

R——电缆单位长度的交流有效电阻,Ω/m。


5.3 电压降

电缆的电压降为:

△U=IZl   ( V)

式中:

I——导体电流,A;

l——电缆长度,m。


6. 电缆的电感



7. 计算实例

计算如下:

1.直流电阻

根据直流电阻公式:

得:

R'=0.017241×10-6 (1+0.00393(90-20))/(630×10-6)

                       = 0.3489×10-4 (Ω/m)  

该电缆总电阻为R=0.3489×10-4×2300 = 0.08025(Ω)


2.交流电阻

由公式YS=XS4/(192+0.8XS4),XS4=(8πf/R′×10-7kS)2得:

XS4=(8×3.14×50/0.3489×10-4)×10-14= 12.96

YS=12.96/( 192+0.8×12.96) = 0.064


由公式XP4=(8πf/R′×10-7kP)2得:

XP4=(8×3.14×50/0.3489×10-4)×10-14= 12.96


由公式YP=XP4/(192+0.8XP4)(Dc/S)2{0.312(Dc/S)2+1.18/[XP4/(192+0.8XP4)+0.27]}得:

YP=12.96/(192+0.8×12.96)(30/100){(0.312(30/100)+1.18/(12.96/(192+0.8×12.96)+0.27)}= 0.02

有公式R=R′(1+YS+YP)得:

R=0.3489×10-4(1+0.064+0.02) =0.378×10-4(Ω/m)

该电缆交流电阻RZ=0.378×10-4×2300 = 0.8699 (Ω)


3.电感

由公式L=Li+2ln(2S/Dc) ×10-7 得到单位长度电感:

L1=0.5×10-7+2ln(2×100/65)×10-7 =2.75×10-7(H/m)

该电缆总电感为L=2.75×10-7×2300=0.632×10-3H


4.金属护套的电感

由公式LS=2ln(S/rs)×10-7 +2/3▪ln2 ×10-7 得到单位长度金属护套的电感:

LS1=2ln(100/43.85)×10-7 +2/3▪ln2 ×10-7

=2.11×10-7H/m

该电缆金属护套的电感为LS=2.11×10-7H/m×2300=0.4855×10-3H


5.电抗、阻抗及电压降

由公式X=ωL得到电抗:

X=2πf×0.632×10-3=0.199Ω

由公式Z=(R2+X2)1/2 得到阻抗:

Z=( 0.86992+0.1992)1/2=0.8924Ω

由公���△U=IZl  得到电压降为:

△U=500×0.8924Ω=374.8V


6.电容

由公式C=2πε0ε/ln(Di/Dc)得到单位长度电容:

C1=2×3.14×8.86×10-12×2.5/Ln(65/30) = 0.179×10-6 F/m 

该电缆总电容为C=0.179×10-6×2300 = 0.411×10-3 F


来源:输配电线路

上一篇:电线电缆质量检测三大重要指标
下一篇: 电位差计的使用规程
            
若网站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通过网站上的联系方式及时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