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国家能源雷电灾害监测预警与安.全防护重点实验室

日期:2024-06-14 23:42
浏览次数:166
摘要:国家能源雷电灾害监测预警与安.全防护重点实验室是国家能源局2023年4月批准的“十四五”首批“挂帅出征”方式设立的六个国家能源研发创.新平台之一。由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牵头,武汉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共同建设。

国家能源雷电灾害监测预警与安.全防护重点实验室是国家能源局2023年4月批准的“十四五”首批“挂帅出征”方式设立的六个国家能源研发创.新平台之一。由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牵头,武汉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共同建设。

实验室聘任陈维江院士、吴维宁教高、张文亮教高、何金良教授、郄秀书研究员、王剑教高、陈家宏教高、张义军教授、王建国教授、吴广宁教授、何计谋教高、吕伟涛研究员、谷山强教高为学术委员会委员,陈维江院士为学术委员会主任。

实验室面向全.国能源行业的防雷减灾需求,将聚焦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技术攻关、核心装备研制、重要设备检测、标准规范制定、全维数据管控及专业技术支撑等,为能源行业雷电监测、预警及安.全防护提供全方位综合化服务。实验室位于南瑞集团武汉院区(原武汉高压研究院区),依托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建设,总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实验室建立了覆盖全.国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广域雷电地闪监测网,累积有超过20年的雷电监测数据,整体试验研究能力强,为“三大直流”通道迎峰度夏及其它重大活动提供24小时雷电预警服务,主要监测预警设备在运率超过99%,常年不间断运行,可实现提前15至30分钟雷击风险预警,准确率达80%。


实验室在雷电监测、雷电评估和雷击风险预警技术,以及雷击防护装备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曾在国际上首.次提出电网雷击风险评估与监测预警技术并研发出系统装备,研制了国际首台套全电压系列直流线路避雷器,填补了多项国内外空白,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专..利金奖、中国电力科技进步一

等奖等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20余项。


目前,在全.国输电通道上布有900多个雷电探测站和300多个雷电预警站,监测范围覆盖全.国90%以上陆地面积,现已构建了国际规模*.大、指标领.先的雷电监测预警网。实验室遵循“事前预警-事中定位-事后防护”立体化管控思路,建立了一套完整、科学的电网雷电监测预警与防护技术体系,研发的多项成果填补了国内外技术空白,支撑公司架空输电线路防雷技术世界领.先,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超30亿元。


2023年10月24日,国家能源雷电灾害监测预警与安.全防护重点实验室启动会暨学术委员会首.次会议在武汉召开——

图片

会议提出了基于数值模式驱动的雷电2小时深度学习预报方法。武汉大学蔡力教授做了《架空线路火箭引雷试验研究进展》学术报告,合肥工业大学黄胜鑫副教授做了《长空气间隙正极性先导放电行为研究进展》学术报告。

与会的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维江表示,在当前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背景下,电力电子器件将得到更大范围应用,电力装备智能化水平也进一步提升,决定了其在面对外部强雷电、电磁脉冲时的脆弱性远比传统电力系统严重。实验室将加强“产学研用”协同合作攻关,提供更多满足我国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经工程验证后的雷电基础参数,探索更多优势防雷技术,并积极推动将中国标准写入国际标准,贡献更多中国智慧。

 

实验室部分成果:

●“电网雷害分布确定方法”获得美国发明专.利授权

●“电网雷击防护关键技术与应用”获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017年,“一种架空输电线路雷击闪络的预警方法”获第十九届中国专.利金奖和德国纽伦堡发明展金奖

●“输电通道雷击风险预警关键技术与应用”获2020年度中国电力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直流输电通道雷击故障防御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获2022年度中国电力建设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17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