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司新闻 >

公司新闻

2016年全球手机技术趋势

2015年是手机行业*平凡、同时也是竞争*激烈的一年。在没有颠覆式的技术出现的情况下,各大手机厂商的产品在外观造型、材质配色、性能规格、功能特色等方面更趋于雷同,进一步导致竞争的加剧及利润的下滑。

2016年,究竟哪些技术会成为市场主流?请让我们一起来分析、讨论:


一. 手机系统

1. 更强大的CPU和GPU系统:

从2015年开始,CPU的核数已经进化到了10核,不过这种10核是两大、四中、四小,在系统负荷足够大的时候,可以启动2个性能*强的CPU Core,甚至10个核心都可以调度起来。

从GPU Core的发展来看,MALI的优势越来越明显,**芯片平台也开始采用MALI GPU架构,这个对于IMG来说,是个非常不利的消息。不过这个也正常,各大芯片平台都是用的ARM CPU核,同时MALI越来越成熟以后,采用第三方的GPU核无论是成本还是项目进度,都应该会处于不利位置。

2. 更大的存储容量

2016 的程序存储器ROM已经从eMMC5.1进化到了UFS2.0,传输速度不断提升; 容量64GB会成为旗舰机型的标准配置,**配置会达到128GB。

在旗舰机型上的数据存储器RAM,更快速度的LPDDR4必然成为主流,而在容量上,旗舰机型会使用到6GB的RAM,当然主流机型的配置应该在3~4GB,毕竟每GB的容量在6~7USD,不是每个厂商在激烈的竞争下,能使用这么高的配置及如此高的成本。

3. 更强大的ISP

从2015年开始,双ISP架构已经越来越普遍,进入到2016年,手机芯片平台ISP会集成哪些关键功能?

我们认为会从几个方面提升:

A. 更强的PDAF运算处理能力。大家都知道,2015年的PDAF技术的PD处理方式,只能在较强光线条件下(50lux以上)才能起到对焦作用,而2016年新的PDAF处理技术,据说可以在10几个Lux的光照条件下进行快速对焦。

B. 更强的HDR处理能力。在对比光照比较强烈的场景下,HDR是必不可少的,实时HDR处理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

C. 更好的3A处理性能,降噪及锐化性能更好。

D. 更高的像素处理能力,24M甚至更高像素的配置会出现在主流旗舰机型汇总。

E. 双摄处理能力及算法;2015年,双摄已经开始在某些主流机型上出现,2016年,双摄至少会成为一个也许不会太出色的亮点技术。

4. 更**的Codec

**旗舰机型,内置的音频Codec性能和规格越来越高,中**主流芯片的Codec性能,SNR都能达到105dB以上。如果不考虑追求*高SNR的广告效应,已经无需外置**Codec,用这种方案,常规消费者已经听不出太多差别;


二.供电技术

1. 快充技术: 2016年市面上的主流快充技术主要有三个,一个是高通的QC3.0,一个是MTK的PE+2.0;还有一个就是OPPO所倡导的VOOC技术。从技术实现上来看,不管是PE+2.0还是QC3.0,都难以解决大电流充电的散热问题,也许2016年VOOC不会成为主流技术,但是会是未来快充技术发展的一个方向。2016年的快充技术,*大电流应该不会超过5A。

2. 高压及新材料电池技术:续航能力是智能机的一个硬伤,采用更高能量密度的电池成为了智能机的一个技术趋势,而高压和新材料是实现更高能量密度的一个有效方式。2016年的4.5V高压技术及新型材料的技术会出现,能量密度可以达到750Wh/L。


三. 输出技术

1. 2K屏幕: 由于耗电大,同时电池容量密度不超过680Wh/L,在超薄外形、待机时间及成本的综合考量下,整个2015年,2K屏幕的应用非常少。那么2016年会怎么样?随着窄边框器件及技术的发展,以及电池能量密度的提升, 我们反而会认为在2016年底的时候,2K屏会卷土重来,毕竟,2K屏幕在图像效果方面还是拥有FHD所不具有的细节优势。

2. 投影技术:屏幕不管多大,总归尺寸有限,而投影可以实现超大的显示区域。随着联想的集中推广,投影可能会在平板上率先得到应用,不过那么大的尺寸,2016年应该不会成为主流技术。

3. 3D显示:如今在电影院里面,3D电影已经成为主流。因此从趋势上来看,3D视频是必然的趋势。而手机终端作为视频内容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承载观看工具,3D显示也是一个必然。 2015年PPTV的预热,让我们看到了3D视频在手机上的一个萌动,也许2016年3D显示不会成为主流,但是应该会有更多的公司愿意尝试。 而且3D显示的分辨率减半的问题,可以在2K及2K以上的分辨率的屏幕上得到弥补。


四. 输入技术

1. OnCell/Incell技术: 轻薄是手机的必然趋势,因此手机从业者一直在尝试将LCM和CTP怎么做薄。 在几个CTP的超薄技术实现中,2015年市场已经证明OGS被抛弃。2016年的触控技术,Oncell和Incell谁会独占鳌头?趋势上看韩系的Amoled是未来趋势,未来Oncell可能会占上风,但是从2016年初步情况来看,也许Incell是主流。

2. 3D Touch技术: 2015年苹果和华为导入了3D Touch技术,但是由于针对压力感应的应用还不多,按照部分网友的说法,使用体验感觉很渣。未来3D Touch的兴起,取决于操作系统和应用针对压力体验的优化。同时成本超过4USD以上,中低端机型暂时难以导入。2016年很多旗舰机型都会加入该功能,整体来说,2016年还难以形成规模趋势。

3. 指纹识别技术: 2015年, Coating指纹技术得到规模级使用,玻璃盖板式指纹技术也有部分机型采用,从技术趋势来看,2015是指纹技术的导入期,而2016年,将是指纹的爆发增长期。Coating技术,由于其成本经济性及配色简便性,2016年应该还是市场的主流技术,玻璃盖板技术也会有较大规模的应用,但是超声波和IFS技术由于成熟度不够及成本不具有优势,应该不会成为市场主流。同时**支付也会是指纹的一个热门应用。

4. 手势控制技术: 目前主要有四类手势控制技术,首先是基于触摸屏的手势识别技术(手势实时启动某个应用程序);其次是基于环境光传感器的动作手势(可以应用来翻书或图片、网页浏览);再次是基于动作传感器的动作手势(可以用来解锁或者来电接听等);*后是基于动作的图像识别,这个需要拍照识别算法,也会成为未来主流的动作中识别技术,可以用来进行拍照控制,应用程序触发控制。

5. 语音技术: 语音控制分为三个层次的应用技术,首先是语音控制指令,这个技术将金立语音王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其次是声纹解锁技术,可以根据个人的声音特性,形成用户的ID识别而解锁,类似于指纹技术; 再次是语义识别技术,苹果的SIRI将这个技术带到了一定的高度,但是仍然远未达到成熟的程度。不过大家一定在第三个层次上进行努力,以做出区别于其他厂商的技术。

6. 视觉识别技术: 这个是更高层级的仿生技术,未来可以模仿人眼进行动作及身份ID的识别。 其中,使用Camera进行人脸识别或者眼睛特征的识别会成为2016年的重点技术。人脸识别由于不用特殊Camera模组,软件实现相对方便,不过识别精度不会特别高,作为解锁勉强可以,但是很难作为**支付技术。 而虹膜识别和眼纹识别,由于具有活体识别特性,**性会高很多。虹膜识别由于要红外摄像头,要么外加一个单独摄像头,要么采用高价格的可切换镜头,应用场景会比较有限。而基于眼睛的眼纹识别,可能会有一定的应用空间。

7. 脑电波控制技术: 目前已经有了初步的雏形,可以检测脑电波的波动来简单操控物体;当时2016年仍然不会太成熟,这个是未来十年之后的技术。


五. 软件系统

随着安卓的技术演进和市场的扩大,未来几年内,除了苹果之外的智能机,基本上的优选都是安卓系统,那么哪些功能点会是操作系统(OS)的热点功能呢?可能的几个点如下:

1. 多用户、多窗口

2. 更完善的权限管理

3. 更好的流量管控

4. 更快速的系统启动技术

5 更好的系统**性

6. 可定制化的界面

7. 更省电的操作系统

8. 更完善的云备份及恢复系统

9. 在线市场


六. 拍照技术

在拍照技术方面,未来这几种技术应该是越来越流行:

1.低照度场景下的PDAF对焦技术

2. OIS技术: OIS目前仍然只能解决很小角度的防抖1.2度以下;

3. 激光对焦技术:目前的问题是对焦距离比较小,期望会有长距离的激光对焦应用出现。

4. 实时HDR技术

5. RWWB技术

6. 双CAM技术

7. RGBW色温检测技术

8. 美颜、美妆、趣味变换、3D场景技术


七. 音乐及语音技术

在智能机时代,随着用户素质的提高及外放对环境的影响,耳放的效果会越来越重要,如何打造**的手机音乐音效? 现在国内的一些厂商走在了前列,如VIVO,OPPO以及魅族。通过**的HIFI硬件电路,**的耳机(目前华为开始引入**降噪耳机)以及***的音效算法(杜比、WAVES、DTS等技术)的引入,打造了**的手机音乐效果。

对于语音技术来说,2015年上行降噪技术已经逐步为用户所熟知,2016年,应该会进一步强化,同时会逐步引入主动降噪技术,进一步强化在噪声场景或定向场景下的效果。


八. 射频技术

多频、多模技术会成为旗舰机型的主攻方向,按照中国市场的概念就是全网通。当然,目前要实现多频、多模的成本仍然很高,空间占用也很大,这会限制全网通的实用范围。

2015年4G技术虽然获得规模应用,当然4G仍然只是作为数据应用,同时只能保持不能同时支持4G。 2016年,4G语音VoLTE以及双4G技术应该会成为旗舰机型的关键技术。


九. 外观材料技术

2016年的手机旗舰产品,金属应该是必然的趋势,玻璃材料目前看下来,耐摔性能、重量、成本都存在一定问题,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量。同时随着外观精致度及一体化的要求的加强,对于射频及天线的挑战将越来越大。


十. 外围手机新技术方面

智能机在易用性方面以及功耗方面的追求永无止境,所有促进交互更方便的使用及降低更好的技术,都会慢慢普及,2016年的外围技术会有哪些成为亮点呢?

1. TYPE C接口技术:TypeC作为一种新型的数据接口,其传输速度、充电性能、可靠性和**性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已经必然是数据接口发展的必然趋势。2016年的旗舰机型,应该都会普及该接口。

2. Sensor Hub技术: 可以让智能机完成运动检测的同时,将功耗降低到*小程度;随着语音检测、控制及运动检测等技术的兴起,Sensor Hub技术成为**机型的一种必然。

3. 无线充电: 在三大无线充电标准中,Qi目前看来是一种*有前途的无线充电技术。同时由于早期的QI技术只能支持1A左右的电流充电,这个对于**智能机动辄3000~5000mAh的电池容量来说实在太小了,如果要导入无线充电技术,无线快充是一种必然。明年的无线快充(10 ~ 15W)应该是无线充电的基本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