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司新闻 >

公司新闻

“智能管家”霍尼韦尔:全力打造高科技鸟巢

      “智能管家”霍尼韦尔:全力打造高科技鸟巢。从2005年加入鸟巢项目的调研团队,直至2008年6月参加鸟巢建筑智能系统*后一次的测试,戎一农——霍尼韦尔中国区建筑智能系统的技术总监,掐指算算,自己已经参与鸟巢项目三年有余了。

      戎一农的办公桌上,一本几百页厚的红皮书格外显眼——《国家体育场弱电系统建议书》。这是霍尼韦尔2005年6月向鸟巢承建方提出的弱电系统,也就是所有有关30伏以下电压环境中运行的包括环境控制、**系统以及赛场运营等多个建筑智能系统的解决方案建议。事实上,这份建议书是戎一农和霍尼韦尔为鸟巢专门成立的调研团队,在结合了本地和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向承建方——也就是负责鸟巢建设的中信建设国华国际工程承包公司(下称“国华公司”)及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展示公司实力的一份建议书。戎一农对《商务周刊》说,“我们通过与客户的交流,让他们更了解霍尼韦尔的能力。”

      事实上,作为全部参与了2000年悉尼奥运会以及部分参与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全球**智能系统提供商,霍尼韦尔在大型体育场馆智能系统操作方面经验丰富。在这份基于调研基础上的建议书里,霍尼韦尔应用了自己已经非常成熟的企业建筑集成(EBITM)系统,并集成了建筑设备监控、火灾自动报警及**防范等15个子系统,能将鸟巢包括售验票、卫星和有线电视监控、赛场温度控制、楼宇管理等诸多涉及**、环境问题的方方面面,集中到统一的平台上进行管理。然而,早做准备的霍尼韦尔却险些与鸟巢“失之交臂”。2006年6月初,负责鸟巢建设的国华公司及北京城建集团向全球发出国家体育场智能建筑工程深化设计、设备材料及服务采购的招标书时,霍尼韦尔却“意外”缺席了。

      对于霍尼韦尔来说,这并非“意外”。“我们当时还没有完全准备好。”谈到这次缺席,戎一农还记忆犹新。根据承包方发出的技术要求,霍尼韦尔发现仅使用自己的现有产品还无法满足要求。“使用其他品牌、符合该技术要求的产品,势必意味着霍尼韦尔要在每一个系统列出至少三个备选品牌,这无疑也使得公司要准备的相应解决方案要乘以3。”戎一农不无惋惜地说,“当时的时间完全来不及做充分的准备,因此,霍尼韦尔不得不通知承建方自己可能不会参加竞标。”

      在承建方组织的**次竞标中,由于这项标额高达1.65亿元人民币,关系到能容纳9.1万名观众的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和良好运行的项目,一般企业不敢投标。**次投标截止日的竞标名单中事实上只有两家——西门子公司,以及江森自控、GE及北京城建组成的三方联合体。

      霍尼韦尔是幸运的。由于仅有两家竞标单位,**次招标不符合规则而作废,因而在一个月后进行了重新招标。这为霍尼韦尔赢得了宝贵的时间。霍尼韦尔建筑智能系统部中国区总经理高志长在提到缺席**次竞标时,认为原因在于该公司“在产品、技术和解决方案上考虑得较细致”。虽然这一点使其错过了**次竞标的机会,但在**次竞标过程中,却成为了霍尼韦尔的优势。

      2006年6月底的**轮竞标,*高报价是西门子的1.68亿元人民币,*低是江森自控三方联合体1.44亿元的投标总价,而霍尼韦尔则提出了1.486亿元的报价,处于中间位置。事实上,在招标文件中,国华公司和北京城建对于竞标企业提出的两个严格要求:其一是**符合技术要求,其二是价格合理。据一位参与了鸟巢智能化管理控制系统招标全过程的人士透露,招标方既不喜欢“以高质量为名漫天要价”,也不希望竞标方“低价竞标”,从而形成恶性竞争。于是,霍尼韦尔不高不低的报价占了些先机,但经历过很多项目竞标的戎一农坦言:“能够感受到,这次竞标过程中的招标方非常负责任。”

      合理的报价,加上细致的技术方案,让霍尼韦尔*终战胜了此前势在必得的两家对手。在*终的量化评分上,霍尼韦尔以高出**名9分的优势成功中标。中标价是1.46亿元人民币。这个价格比其*初竞标价1.648亿元人民币低1880万元,比标的额1.65亿元人民币低1900万元。“1900万元——这几乎相当于霍尼韦尔中国区北方公司一年的利润总和。”霍尼韦尔全球CEO高德威(DaveCote)曾经这样说。显然,为了赢得这项竞标,霍尼韦尔在利润方面做出了一定的牺牲。

      在现阶段所有项目已经基本完工之时,据戎一农介绍,由于一些产品和设备得到了国内企业的赞助,以及某些功能例如安保系统的实施进行了一定调整,项目成本在原有报价基础上有了一定的变化,但总体是控制在1.46亿元的预算之内的。面对强势的竞争对手,在总结成功经验时,戎一农认为除了价格上的合理性,霍尼韦尔的优势还在于“充分了解到了奥运项目的特点——‘绿色、科技、人文’,具备详尽的应急预案和突发问题解决方案,并考虑到了鸟巢赛后功能转换问题,而设计出具有扩充性、灵活性以及可发展性的系统。”

      霍尼韦尔智能系统部的鸟巢项目团队在2007年开始项目实施时,即重点贯彻了这些优势,尤其是对“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以及“人文奥运”三大要求的落实。“尽管霍尼韦尔在建筑智能系统方面已经具备全球**的水平,但鸟巢的结构特点不同于一般的建筑工程,整个建筑结构具有大跨度、大空间、开放式的特点。”高志长在接受《商务周刊》采访时,摇摇头说道,“应用常规技术和产品在鸟巢上根本不可能。”

      在建筑智能系统应用中,10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已经很大,更何况鸟巢这样大约25万平方米的“巨无霸”。戎一农回忆说,施工初期,霍尼韦尔应用于鸟巢的产品都经过了工厂的有针对性严格测试,对适用性进行了详细预估。“虽然没有针对鸟巢开发出一整套全新的系统,但霍尼韦尔应用了在该领域*可靠、*先进的系统。”他认为,这背后也是霍尼韦尔本地化技术服务和全球化技术支持相互合作的结果。

      霍尼韦尔所承担的智能管理系统,是“鸟巢”这一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志长认为,这一系统“不仅能够充分体现现代化建筑内涵,同时也是实现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理念的必要保障”。在霍尼韦尔提供的15个建筑智能化系统中,建筑设备监控系统XL5000被认为是*能体现“绿色、人文、科技”的部分。XL5000对鸟巢场内的各种机电设备节能型监测、控制、数据记录实现分散控制和集中管理,为体育场内的工作人员、观众、参赛选手提供舒适的工作、观赛和比赛环境,同时减低能耗、提高设备的运行性能及节省人力。

      通过设备管理自动控制系统,鸟巢在系统投入使用之后可以优化设备运行,节省能源的消耗。戎一农对《商务周刊》具体介绍说,“通过设备监控系统,可以提供舒适环境、减少设备运行能耗、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人员工作效率,同时,开放式的结构可以适应奥运会赛和赛后应用需求的差异,*大限度地应用工程实施的投资。”

      以空调为例,在接待重要贵宾的VIP室里,设备监控系统通过温度传感器,根据环境温度的变化,可以自动对室内空调发出调节命令,以保证VIP室的温度保持在22-24摄氏度;而对于比赛场馆来说,基于数字量传递的智能系统,可以实现在比赛和非比赛时段进行不同的自动空调运作。

      除了在“绿色奥运”上的体现,霍尼韦尔对于在鸟巢中运用的全球先进技术也颇为自豪。据高志长介绍,鸟巢的建筑智能化系统充分应用了国际上的主流新技术,包括信息系统与自动化系统集成技术、网络化的物业及设施管理技术、信息服务与光纤用户接入的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网络技术、智能卡“一卡通”技术、音视频数字化管理技术以及建筑节能技术等等。

      为将鸟巢建成一个真正的“绿色新型节能建筑”,霍尼韦尔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也遭遇了巨大的困难。“时间紧、施工现场交叉作业带来的干扰都是非常现实的困难。光霍尼韦尔的工地办公室就搬过四次。”戎一农苦笑着说,“当然,所有的施工方都遇到过类似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