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来源制约仪器仪表行业更快发展

分享到:
点击量: 248041

1.行业主要数据

 
  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2004年**仪器仪表行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1237亿元,同比增长22.4%产品销售收入1189亿元,同比增长23.3%;利润总额72.5亿元,同比增长18.8%。其中,工业总产值和产品销售收入是建国50多年来**超过千亿元,具有历史意义。与2003年相比,工业总产值增速下降了3.4个百分点,产品销售收入增速下降了2.1个百分点。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增速开始回落,降速平稳。(2004年仪器仪表行业主要数据见表1)

 


  目前20%以上的增速在仪器仪表行业历史上还处于高速增长期。上个世纪80年代、90年代初期,仪器仪表行业增速的正常水平为10%~14%,当时主要以国有企业为主,包括一部分民营企业。现在,三资企业的销售收入已占全行业的一半;因此,需要指出的是,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并没有达到20%以上的增速,而只有16.5%,三资企业的增速为30.1%。

 


  从表1中可以看出,与2003年相比,行业利润明显下降,销售收入利润率6.1%,同比下降0.79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1)三资企业利润明显下降。三资企业利润占全行业利润约三分之二,但随着本国企业的技术进步和竞争力增强,以及生产同类产品的三资企业的增多,以往曾有的市场半垄断性超额利润已难以保持,三资企业的利润增幅正从每年50%以上的高速增长逐步趋向合理;(2)中低档产品竞争加剧,原材料、元器件、水价、能源、运输、人工、财务等成本费用上升;(3)国内一家大型企业因上层领导决策失误,发生巨额亏损,直接将行业利润增长率拉低几个百分点。在宏观调控的背景下,**大部分加工性制造行业的利润都普遍下降;整个机械行业2004年的利润率为5.82%,同比下降了0.56个百分点。

 


  如果将上述个别因素除外,那么仪器仪表行业2004年利润增长率将达27%以上。这一数字大于工业总产值增长率22.4%、销售收入增长率23.3%、总资产增长率12.5%、管理费用增长率19%和财务费用增长率0%,这表明整个行业基本处于良性的循环发展和经济运行中。

 


  主要分行业2004年的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数据见表2。从表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分行业发展情况良好,自动化仪表、光学仪器、测绘仪器和供应用仪表已成为超百亿产业,电工仪表和车用仪表销售和利润增幅明显下降,这些行业企业正面临结构调整、提高产品档次等问题。

 


  2.进出口情况

 


  2004年,仪器仪表行业进出口均快速上升。进口金额122.3亿美元,同比增长35.2%,这也是仪器仪表行业进口**超过百亿美元,仍为机械口进口*大的行业;出口金额40.6亿美元,同比增长38.4%;逆差81.7亿美元,仍为机械口逆差*大的行业。(见表3)有两个问题需要引起注意,**,进口的增长率在下降,由2003年的51%降至2004年的35.2%,这是近几年来**出现的情况,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出口的增长率(38.4%)超过了进口的增长率(35.2%),这是仪器仪表行业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情况。应该说这是一个好现象,表明整个行业(包括国有、民营及三资企业)的综合实力在上升。主要原因是:(1)行业竞争力提高;(2)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出口上升;(3)生产转移型外企增加。

 


  分行业方面,进口增长较快的有工业自动化仪表和控制系统、电子测量仪器、中**光学仪器、分析仪器及试验机等。如DCS,进口达3.5亿美元,同比增长110%,这可以看出国内DCS相对薄弱的一面,尽管国外产品价格比我们高30%~50%,但仍有3亿5千万美元的进口量,相当于国内企业(国有、民营及三资企业)销售收入的总和。

 


  出口增长较快的有流量仪表、数字万用表、电流表、电压表、光学元件、煤气表、水表、中低档科学仪器及零部件、测距仪等测绘仪器。煤气表和水表出口上升很快,煤气表是**年超过100万台、1000万美元,过去每年只有几十万台的出口;水表的出口量达400万台、2000多万美元。预计这两类产品的出口还会有明显的上升。

 


  另外,电度表、双筒望远镜、温度计、水平仪等一些大宗出口产品出口明显下降。值得关注的是,欧盟委员会*近作出决定,从2005年起,含水银的仪表将逐渐禁止在欧洲市场销售,这将给水银温度计的出口带来较大影响。2004年,各类温度计出口达1亿7千多万台,出口金额超1亿美元。

 

 


  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2004年仪器仪表行业国有、民营、三资企业销售收入、利润总额及总资产数据如表4。

 


  从表中可以看出,国有企业亏损4.06亿元,主要还是上面提到的原因,有个别大型国企亏损幅度较大。从总体上看,经过改制,虽然国有企业的数量减少了,但大部分企业的运行情况良好,基本保持健康发展的势头。

 


  值得注意的是三资企业,全行业三资企业的销售收入**超过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总和,占50.3%;利润总额所占比例继2003年过半之后,2004年达到59.2%。即三资企业的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均超过全行业半数。同时,其利润增长幅度超过民营企业。这表明三资企业投资开始见效。但其利润率却在逐渐下降,从表中可以看出,三资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0.1%,利润同比增长30.1%,这证明其销售利润率没有增长。

 


  三种经济类型企业销售收入变化趋势见图1。

 


  三种经济类型企业销售收入增长率趋势见图2。很明显,与2003年相比,民营企业销售收入增长率降低,在图上产生了一个拐角,有这样几个原因:(1)受宏观调控如贷款困难等影响;(2)大部分民企从事中低档产品生产,擅长规模扩张,在该类产品国内市场渐趋饱和,国外市场开拓不畅的情况下,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外延扩张受阻;(3)大部分民企产品单一,研发能力弱,产品结构调整的难度大于三资和国企;(4)少数从大学和研究院所派生转制的民企,虽有一定科技实力和优势,但缺乏资金实力和资产运作能力,做大做强需假以时日;(5)现阶段大部分民企存在的机制局限性,也阻碍了其进一步做强。


三种经济类型企业利润总额变化趋势见图3。

 


  三种经济类型企业利润增长率变化趋势见图4。如上述,三资企业利润增长率下降,在图上出现了一个拐角,我们估计主要原因如下:(1)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竞争力上升,从而迫使三资企业不得不降低利润来参与竞争。这是一个好现象;(2)少数三资企业在一定阶段享有的某类产品的独占利润被削弱。过去该类产品没有其他企业生产,既没有本国企业,也没有国外企业,这种情况从2004年开始发生变化;(3)从三资企业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其成本费用增加,增幅高于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当然,这也从一方面证明三资企业的发展速度加快。

 


      三种经济类型企业总资产增长率趋势见图5。可以看出,民营企业的发展出现了一些问题。2003年的投入比三资企业还快,2004年的投入已经接近国有企业。这主要受制于技术来源等问题。


  二、2005年仪器仪表行业态势展望


 

  目前,各行业归口部门、协会组织都在密切关注宏观调控下行业态势的变化。我们估计,我国仪器仪表行业2005年工业总产值和销售收入增幅大概在16%~21%,同比下降2~6个百分点,工业总产值预计达1380亿~1500亿元;但结果*终将取决于国家的宏观调控力度、相关政策措施的出台时间以及对行业影响的滞后期。若GDP增幅降至8%以内,仪器仪表行业的增幅应为16%~18%;若为8.5%以上,增幅应为18%~21%。16%~18%的增长看起来也不低,但这是一个平均数,三资企业大概能达到20%~27%,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仅为10%~15%,大部分企业将感到压力和困难。

 


  2005年,仪器仪表行业利润增幅预计与2004年持平,在18.8%左右,但实绩下降。

 


  进出口方面。仪器仪表进口将继续增长,尤其是一些外资大工程项目的交付可能使某些产品的进口呈阶段性上升,但进口整体增幅将从前几年连续同比增幅50%左右回落至30%上下,主要原因是:(1)本国企业竞争力增强,产品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如DCS、大口径电磁流量计等,本国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正逐步提高;(2)三资企业增多,产品大量在中国生产,以直接面对市场需求;(3)宏观调控抑制了部分盲目进口。

 


  出口将持续增长,并且增幅可能超过进口的增幅,主要原因是:(1)国内需求增长减缓,迫使产能过大的中低档产品生产企业加大力度开拓国外市场;(2)随着国内企业产品水平的提高,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如电动执行机构、油田双相流测量装置等开始出口;(3)外资转移来华生产见效(如GE的医疗仪器、日本横河的工业仪表等),三资企业的出**货值已占其销售收入的47.4%。

 


  进出口逆差继续上升,并将**超过百亿美元,仪器仪表行业是机电工业中逆差*大行业的状况在2005年不会改变。


 

  三、建议关注的几个问题

 


  1.宏观调控的影响

 


  在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下,2005年仪器仪表行业总体需求仍旺。环保仪器、生产**监测仪器、食品**仪器、医疗仪器、衡器、水表、煤气表及分析、光学、电子测量等科学测试仪器仍将保持较高增长。地质勘探、气象、海洋等专用仪器、电度表等电工仪器仪表因需求不旺,预计增长均为一位数。车用仪表的增幅2004年已下降了10个百分点,今年还将继续回落。

 


  此外,受宏观调控影响较大的行业所用的仪器仪表需求增速将减缓:测绘仪器因整顿减少开发区、抑制房地产热、控制土地使用等原因,增幅将下降;工业自动化仪表和控制系统是仪器仪表*大的分行业,随着国家对未经审批火电项目的清理整顿和60万千瓦以上大机组比例的增大,2004年因火电建设引起的需求增长在今年预计将趋于平稳或减缓,但因订交货周期影响,其销售收入的增速减缓则将在2006年才会出现。

 


  2.积极正确应对外资

 


  仪器仪表行业是吸引外资比例*大的制造业之一。外资进入对民族仪表工业的冲击已经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从历史上看,外资进入仪器仪表行业主要是从两个方面:一是应用领域,一是制造领域。上个世纪80年代,外资首先从应用领域进入,例如自动化成套工程;然后通过制造领域,开始与行业企业展开技术输出,进行投资。外资的进入大概分这样三个阶段:上个世纪80年代末以前,通过技术输出,从应用和制造两个领域进入中国,这一阶段其目的是“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初至中国加入WTO以前,外资开始对技术输出进行控制,尽力争取主导合资公司,以达到扩大市场的目的,这一阶段其目的是“扩张”;中国加入WTO以后,即现阶段,外资加大了独资和兼并国内企业的力度,并向中国转移生产,这一阶段其目的是“控制和转移”。

 


  外资的进入,既有增加资金、利于改革开放、促进技术与管理水平提高、增加就业等好处,又有削弱民族产业、危及行业核心技术独立自主和产业**等弊端。从全局来看,引进外资的影响是长远的、宏观的、间接的;从企业来看,外资进入的影响则是当前的、实际的、直接的。例如,外资的进入促进了就业,为我们培养了人才,但当前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却要直接面对人才流失的问题。

 


  怎样积极正确应对?我们认为,要“正确支持、适应利用、应对有方、核心自主”,即一方面要积极利用外资见效,另一方面要确保重要产业核心技术自主。“提高引资质量,积极正确利用外资”应列入重要议程。

 


  3.行业发展瓶颈——技术来源


 

  当前,技术来源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仪器仪表行业发展的*大瓶颈之一。过去,我们是整套技术,包括设计图纸、**、KNOW-HOW、工艺和生产校验专用设备,全盘引进。我们也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方式。现在,一方面发达国家已经开始对技术输出进行控制;另一方面,如果对技术升级衍生出的新一代产品,我们也全盘引进,那就既不经济也不必要了。也许它的50%是原有的普通技术,40%是一般技术,仅仅10%才是真正不容易突破的技术。这样进行分解之后,前面的50%就不存在引进的问题;中间的40%,经过努力,完全可以自己解决,有些是别的行业、别的企业已经掌握了的技术;真正需要引进的就只是那10%。


  所以,我们要从原来全盘引进的方式转变为分解式引进,并进行继承**和集成**。所谓继承**,就是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升级发展;所谓集成**,就是综合运用国内外分散的技术来进行**。同时,要产学研、产用研相结合,突破技术控制,不断提升自主研发能力,加快核心技术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