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建成:勇于走在技术前沿

分享到:
点击量: 251070 来源: 说仪网

 



  房建成 男 1965年9月生 博士 、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院长,兼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信息与控制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惯性技术学会理事,中国宇航学会飞行器惯性器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空间及运动体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惯性技术标准化委员会委员,国防科工委航天控制、制导和测控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航空学会陀螺惯导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惯性技术学报》、《红外与激光工程》、《光学 精密工程》杂志编委。曾获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三项,三等奖一项。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及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8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目前主要从事航天飞行器(卫星、空间站、深空探测器等)姿态控制技术及自主定位导航技术的研究,以及航空航天飞行器GNC系统集成技术和信息集成技术研究。目前主持的主要科研课题9项,主要有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3项,国家民用航天重点预研项目1项,国防“十五”预研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等。

  说起“磁悬浮飞轮”与“磁悬浮控制力矩陀螺”,房建成就像谈起了自己的孩子一样,打开了话匣子。而获得2007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的,便是“卫星新型姿控储能两用飞轮技术”。

  阶段性成果拿下大奖

  “其实我们一开始是冲着控制力矩陀螺去的,但由于飞轮是其核心构件,因此就先攻克了这个难关,实际这只是个阶段性的成果。”房建成告诉记者。

  为什么一个阶段性的成果就能拿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这要解释一下飞轮的重要性——它是遥感卫星在太空实现姿态稳定的关键控制部件,它的寿命长短与精度高低,制约着卫星使用寿命和所能发挥的作用大小。

  尽管我国在上世纪末就掌握了基于机械轴承的飞轮技术,但由于机械轴承飞轮有接触摩擦、精度不够高,寿命也不够长,限制了我国卫星发挥更大的作用。

  而采用磁悬浮支承技术的磁悬浮飞轮,不仅能够实现卫星的高精度姿态稳定控制,还因为转速极高而实现动能—电能转换,从而部分替代星上电源,大大延长卫星的使用寿命。而以此种飞轮为核心的控制力矩陀螺,则其原理与结构更为复杂,是将来应用在大型航天器姿态控制中的大型关键部件。

  封锁质疑中起步

  虽然国际社会在航天事业上一向倡导“合作”,但当时任北航宇航学院副院长的房建成提出与国外科研机构进行技术合作时,一涉及到基于磁悬浮轴承的控制力矩陀螺,对方就婉言谢绝。

  房建成和他的团队决心:要拿出中国人自己研制的磁悬浮飞轮和控制力矩陀螺!但那个时候,我国还在全力以赴研究载人航天飞船,很多人尚未意识到卫星技术也将发生一场**。

  于是,在立项时,遭到了很多专家的质疑:这个技术太前沿,国内的技术基础又很弱,风险太大了!但房建成依然坚持,“做科研要有前瞻精神,要看未来10年、20年的技术发展趋势。我们不能永远跟着别人后面跑,等到国外做出来了再去追,那就永远超不过别人。”

  *终,在国家相关部门和学校的支持下,房建成带领一支当时仅有5个人的团队向着目标发起了冲击。

  闯出全新技术路线

  “当时有没有想过如果做不出来怎么办?”记者问。

  “我们必须得做出来,没有别的选择!如果失败了,就继续做下去,一直做到成功为止。”他坚定地说。

  而实际的科研过程也体现着房建成“敢闯”的精神。由于国外封锁,科研人员得不到一点关于磁悬浮飞轮的信息,甚至连它是什么样子都无从得知。可就在这两眼漆黑的状况下,房建成带领着他的团队,凭着一股子无知无畏的闯劲,拿出了基于新型五自由度混合磁轴承的磁悬浮飞轮。

  “等到成果出来后,我们才有机会接触到国外的信息。这时我们才发现,欧洲的磁悬浮飞轮都是先从一个自由度磁悬浮开始做起,可我们起步就瞄准了五自由度,技术路线完全不同。”

  “非典”期间突破关键技术

  磁悬浮飞轮的研制成功,花了10年,还要花5年的时间在应用中改进。“磁悬浮控制力矩陀螺的研究大概还要再用10年左右的时间。现在我们每年做出1个实验陀螺,到今年我们已做到第11个了,也就是说11年里面失败和改进了11次,但每一次都要比前一次有进步。做科研就是要能容忍失败,耐得住寂寞。”房建成说。

  稳定性、低功耗、高精度,是陀螺的3个关键指标,也是试验所需要攻克的三大难题。其中,光稳定性一项,房建成和他的“战友”们就花了3年时间研究,其中半年的时间进行*后攻关和冲刺。那是2003年春夏之交,团队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进入攻坚阶段,磁悬浮陀螺在旋转时总是状态不稳,试验失败了很多次。团队里很多人都感觉“走不下去了”,而且当时又是“非典”时期,学校封校。就在这节骨眼上,房建成咬紧牙关,“一定要坚持下去!”他带领“战友”们**钻门,溜进实验室,连续奋战20天,终于突破了这项技术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