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作业时会释放有毒气体 业内专家称家用设备不会

分享到:
点击量: 192617

  3D打印机成家中宝

  3D打印机作为快速成形技术,能够根据计算机里的3D模型,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进行多层叠加,在较短的时间内“打印”出3D实物。与传统制造技术相比,3D打印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可以说,人们所想象出的任何形状,都能通过它变成现实,从而实现“个性化制造”。

  有人大胆设想,以后如果在安装某设备时,突然发现少了一个螺丝,盛饭时不小心打碎了一只碗,以前会想赶紧出门到商店里去配置,而有了3D打印机之后,便可以足不出户,在家即可打印出一个相符的螺丝和碗应急。另外,使用者也可通过3D打印机制作DIY产品,比如在网络上看见非常别致的装饰品,就可将其打印出来。由此可见,未来的3D打印机会为家庭添色不少,是家庭中的必备家电产品,俨然就是一个“家中宝”。

  3D打印作业时会释放有毒气体

  据VB报道,一份*新的研究结果显示,在不通风的室内进行3D打印作业有害于身体健康,危害程度类似于在室内吸食一根香烟。研究建议,在3D打印机开动时比较合适的处理方式是打开窗户通风。

  这篇论文被发布在期刊《大气环境(AtmosphericEnvironment)》上,不过3D打印作业会释放有毒气体也非新鲜发现。在3D打印企业Shapeways之内,所有作业工人都需要佩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可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3D打印会危害身体健康却鲜有人知。

  VB指出,在常见的消费级3D打印机上,比如MakerBotReplicator2,用户使用说明中也不曾提及3D打印作业会释放有毒气体。同时,3D打印常用的两种材料ABS和PLA释放的气味不同——前者气味刺鼻,会提醒消费者开窗通风;后者气味却像是华夫饼,还有人觉得像是蜂蜜的味道,这就很容易让人忽略它的危害性。

  业内专家称家用设备不会释放有毒物质

  3D打印技术日渐普及,应用于医学、建筑和**等范畴,甚至开始家用化。但美国伊利诺伊州理工大学研究称,市面上的3D打印机首先将塑料加热,然后通过喷嘴喷出,造出设计模型。这一过程类似工业生产,会释出有毒物质,但一般家用者不会使用防护装备。微粒会在空气中飘浮,容易被人吸入肺部甚至脑部,过度积聚可能会引发肺病、血液及神经系统**,甚至导致死亡。

  这一结果基于伊利诺伊理工大学研究人员布伦特·斯蒂芬斯对五款热门型号3D打印机的实验。研究人员认为,在“不通风或过滤设施不足的室内环境”,用户应慎用3D打印机。但对此说法的预设前提和结论,国内*早3D打印馆创始人、杭州讯点商务服务有限公司**执行官茹方军都不能认同。

  茹方军:那个粉末确实很细,细到可以直接透皮,这种设备在我们真实使用的时候,会给它单独地配一个房间,有通风环境、恒温恒湿环境,进入里面的人都是需要做防护的,包括手上要戴手术的手套,呼吸要带面罩。所以这个本身是要有防护的,应该没有那么大的风险的,防护还是很到位的,这是工业性的设备。

  如果工业环境下有足够防护,家用3D打印机的健康防护是否能做到同等程度?茹方军表示,首先要明确一个前提,那就是,“微粒”的烦恼只有工业级的**设备才有。这样的设备,所占比重很低。

  茹方军:只有激光烧结的机器才涉及到这个问题,那种设备不是一般家庭消费得起的,它一般都是五六百万欧元的,家用设备根本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家庭消费无非就是把固体的塑料溶化而已,根本不涉及到粉末的,就是用的不是同一套技术的。

  茹方军的意思是,有微粒的3D打印机,都是工业级的,飞不进咱寻常百姓家。我们买回家的打印机,打个模型玩具什么的,没有微粒,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可以安心使用!不再是甜蜜的负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