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聚氰胺检测再添新品 检测五分钟出结果

分享到:
点击量: 196866

  导读: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重创了国产乳业,击垮了消费者对国产乳制品的信心。之后,国家积极制定相关标准,努力重整乳制品行业。这5年来国家对乳品行业的重视及整顿,推动了我国分析检测仪器的发展。随着检测仪器的进步,检测三聚氰胺的方法日益增多。日前,由河北省食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承担的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基于激光拉曼光谱的食品**超快速检测技术与速测仪”完成验收和鉴定,检测三聚氰胺只需5分钟,比一般大型检测仪器检测时间快了几十倍……



  三聚氰胺事件推动行业发展 检测仪器收益

  5年前的三聚氰胺事件是中国乳业人不愿轻言的往事,同时也是中国乳业成长的阵痛。三聚氰胺事件的发生,导致食品**事件严重伤害了**消费者,让人们不信任国内消费品。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三聚氰胺事件对乳制品行业的发展起到的推动作用,三聚氰胺事件之前,国家、企业、农户对乳品发展都没有在质的问题上足够重视。国家没有标准,企业没有遵从的依据。而这起事件之后,国家在检验标准、约束企业行为上下了很大的工夫。

  三聚氰胺事件之后,国家的重视和行业部门的有力监督已经改变了企业传统的、现实利益的观念,让企业更为重视生存的长远利益。这5年来,乳品行业在边整顿边发展,这样的现实情况也推动了分析检测仪器的发展。2008年,乳制品企业、实验室、检验检疫部门纷纷配备相关的分析检测设备,导致液相色谱仪被疯抢,很大程度的推动了检测仪器行业的发展。

  液相色谱、质谱仪助阵三聚氰胺检测

  随着检测仪器的进步,目前检测三聚氰胺的方法也在日益增多,HPLC,液质和气质联用是较常用的方法。中国化工仪器网收集部分国内相关文章,并整理如下。方法包括:超高效液相色谱_电喷雾串联质谱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固相萃取一液相色谱一串联质谱法等。

  1、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法测定饲料中残留的三聚氰胺饲料样品经1%三***2二甲基亚砜提取,WatersOasisMCX柱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终采用电喷雾串联四极杆质谱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三聚氰胺在饲料中的含量范围为10~5000μg/kg时,线性关系良好(r>0199)。在10~100μg/kg的添加水平范围内的平均回收率为83%~94%,相对标准偏差为412%~615%。该方法的检出限为10μg/kg。

  3、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分析宠物食品中三聚氰胺建立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用于宠物食品中三聚氰胺检测的方法,并将其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USFDA)公布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和液相色谱(LC)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发现LC-MS/MS的方法,前处理过程简单,是一种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分析方法。

  4、固相萃取一液相色谱一串联质谱法检测食品中的三聚氰胺样品经均质,1%三***溶液提取,用OASISMCX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减压浓缩后以甲醇溶解定容,用WatersBEH—C。柱分离,乙腈和水为流动相,经液相色谱一串联质谱法检测。三聚氰胺线性范围为0.1—10.0mg/kg,相关系数r为0.9999,平均回收率为71%~95%,相对标准偏差为4.56%一9.82%(n=6),方法的检出限为0.5mg/kg。

  基于激光拉曼光谱的检测技术检测三聚氰胺只要5分钟

  检测三聚氰胺只需5分钟,比一般大型检测仪器检测时间快了几十倍。日前,由河北省食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承担的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基于激光拉曼光谱的食品**超快速检测技术与速测仪”完成验收和鉴定,为实现食品**超快速检测提供了技术支持。

  据悉,该项目基于激光拉曼光谱技术开发了养殖用水中孔雀石绿、乳粉中三聚氰胺、辣椒粉中苏丹红Ⅰ、味精中硫化钠等11项关键检测技术,设计并研发了基于表面增强激光拉曼光谱食品**速测仪,在国内出台了**基于拉曼光谱技术的食品**快速检测方法(DB13/T1358-2011),获得两项国家发明**。2009年以来,该院和美国欧普图斯光学纳米科技有限公司开展国际合作,基于激光拉曼光谱技术集仪器研发、检测方法建立、标准制定、应用示范于一体,开展食品**超快速检测技术研发,研究成果具有4个显著特点:一是检测速度快。检测三聚氰胺、孔雀石绿等一般都在5分钟以内,而常规大型仪器需要3~4小时;二是检测灵敏度高。检测水中孔雀石绿达到5ug/kg,乳粉中三聚氰胺达到1mg/kg,符合相关标准判定要求;三是检测准确度高。基于污染物的特征化学机构光谱图,比常规快速检测的显色等定性准确度高;四是操作简便。普通的行政监管人员和企业人员均可在短时间内熟练完成检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