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打酱油”“注胶虾”横行

分享到:
点击量: 214748

  据2月16日《深圳特区报》报道,针对网上热传“天津水产市场惊现"注胶虾"”,新华社记者日前调查了天津多个水产批发市场和社区农贸市场,发现市场确实存在“注胶虾”销售。但是由于这些注胶环节不明,来源复杂,也给监管与治理带来难题。

  “注胶虾”惊现市场,老百姓望“虾”惊叹,可很多有关部门却超级淡定。

  一只小小的“注胶虾”,怎么会难倒那么多的监督职能部门?记者在两家农贸市场先后买了两批“注胶虾”样品,试图找相关检测机构检测注入虾体内的“透明物质”为何物,但多家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机构都称 “无法检测”,“不知从何下手”。而质监、工商、卫生及农业主管部门分别监管食品从产到销的不同环节,难以迅速确定问题发生的环节,有效治理。记者先后致电多个部门要求采访,要么被告知“不了解情况”,要么称“不归自己管”。甚至,同一个单位的两个部门之间,也多次互推责任。

  与自己无关,自己什么都不知道,纯属“路过”“打酱油”式的监管,让我们再一次领教了什么叫监督阙如。如今,在食品**监督领域,拿纳税人钱的职能部门似乎是越来越多了,但食品**问题,却丝毫不见消停,更令我们纠结和寒心的是,即使出现了问题食品、产品,有关部门依旧是那么镇定淡然,好像这也与他们无关,那也不是他们的管辖范围。

  “打酱油”式的监管,使得我们的食品**问题接踵而来,成为百姓的心头之患。有鉴于此,去年5月1日正式实施的《刑法修正案(八)》中增加规定了食品**监管滥用职权罪和食品**监管玩忽职守罪两个罪名。而依法从严惩处收受贿赂、包庇、纵容危害食品**违法犯罪活动的腐败分子,以及在食品**监管和查处危害食品**违法犯罪活动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渎职人员,更应成为重点。横行的“注胶虾”里,注满了监管打的“酱油”是失职、是渎职还是玩忽职守?如果监管“打酱油”却丝毫不用担责,那么,一切问题食品,皆有可能惊现在民众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