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毒医学专家:苯酚污染水源 要买矿泉水吗?

分享到:
点击量: 215501

  2012年2月3日,有镇江市民反映自来水出现异味,当地自来水公司曾表示,异味是因为氯气过量所致。其后,有网友称一艘载满化学品的船在江阴沉没,危害程度不明,提示人们储备生活用水,引发部分市民**矿泉水。2012年2月7日晚,经国家、江苏省专家组调查,确认自来水出现异味是一起偶发苯酚水源污染事件,一艘曾停靠镇江的韩国籍船舶排口管道阀无法关严,有重大嫌疑。这起从猜测开始,在网上升温,*终由政府机构证实的苯酚水源污染事件,在当地导致了更广泛的矿泉水**潮。

  苯酚常温条件下为无色针状结晶或白色结晶熔块,易溶于乙醇、乙醚、氯仿、甘油、二硫化碳等有机溶剂,苯酚可溶于水,当温度高于65℃时,苯酚可与水以任意比例混合。

  1834年德国化学家龙格(Runge F)自煤焦油中发现了苯酚,故又称之为石炭酸。1923年,科学家采用苯磺化法**完成苯酚合成生产工艺以来,世界范围内苯酚的生产规模不断攀升。2003年全世界苯酚的生产能力约为805.3万吨,2005年世界范围内苯酚的总生产能力估计达到955.3万吨。

  苯酚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可用于制造酚醛树脂、双酚A和己内酰胺;苯酚还可用于生产**、化肥、涂料、橡胶、木材防腐剂、合成树脂、药品、香水、农药、染料等产品。苯酚能够凝固蛋白质,具有**效力,"来苏儿"**药水就是苯酚和甲苯酚的肥皂液,用作**剂、杀虫剂等用途。

  苯酚可以经过呼吸道、皮肤粘膜和消化道吸收进入体内,属于高毒类物质。苯酚对人体组织具有显著腐蚀作用,如接触眼睛,能引起严重角膜灼伤,甚至失明。接触皮肤后,如不迅速冲洗**,不仅能引起严重灼伤,苯酚还可以通过损伤的皮肤粘膜迅速进入体内导致全身性中毒,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肝损伤和心肌损害。文献报道,**吞服0.3克苯酚即可能导致中毒,吞服3克可能导致死亡。

  有研究报告显示,当水中苯酚浓度持续为0.1-0.2mg/L时,鱼肉会有苯酚的特殊臭味;苯酚的浓度达到2.56mg/L的条件下,会对淡水生物产生毒性;而当水中苯酚浓度大于5mg/L时,会使鱼类中毒死亡。在苯酚的致突变、致癌和生殖毒性实验中,只要达到相应阈值,均有阳性发现。我国科技工作者曾经观察不同浓度(25、50、100、200、400mg/L)苯酚在不同时间(12、24、48h)染毒后对中国仓鼠肺成纤维细胞的细胞毒性以及DNA损伤,发现各浓度和时间组细胞存活率均随着染毒浓度增大和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并能引起DNA损伤,认为苯酚的细胞毒性存在明显剂量-效应关系和时间-效应关系。

  我国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规定,苯酚在生活饮用水中的卫生标准为0.002mg/L,与实验研究中导致损伤效应的高接触剂量值悬殊巨大。迄今为止,医学界对于长期接触低剂量苯酚的健康损害效应也未得出一致结论。2012年2月7日下午,当地环保部门通过媒体发布通告,目前饮用水源水质达标,水厂供水**,建议广大市民放心饮用自来水,不要听信传言盲目囤积矿泉水。

  苯酚由人类合成,除去泄漏事故造成的污染,炼油、炼焦、石油化工、化学合成工业等废水、废气如果不加处理随意排放,会使苯酚进入环境,生产使用量越多,越有可能通过灌溉、雨水、洪水泛滥等途径,在环境中积累而造成污染。作为一个整体环境问题,就不是依靠饮用矿泉水所能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