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辐射服背后的无证科学市场

分享到:
点击量: 217395

  央视的一条新闻让整个孕妇防辐射服的生产销售企业变得惴惴不安,随即开始在媒体上大举反攻,称孕妇防辐射服乃是“拥有完整技术和工艺”的科学产品,经得起考验。

  但实际上,诚如方舟子所说,辐射分很多种,我们尚无从得知电磁辐射对人体究竟是否有害或是有益,也不知道怎样的防护措施才算是科学的,又谈何防护呢?而众多企业正是钻了这种“你又怎么知道它无害”的空子,利用无证科学的漏洞,予以夸张化宣传和获取利润。

  这类利用科学暂无定论或没有实证领域来进行科学包装的产品,笔者姑且就称其为“无证科学”产品。这类产品我们基本无法打假,因为虽然科学上我们不能证明其有效,但我们也还真不能证明其无效,着实让管理部门头疼。商人们也正是看到了这个契机,发现在宣传上随便怎么说都是成立的,于是肆无忌惮的进行科学外衣的包装,并辅以危言耸听。

  从分布上讲,这类无证科学产品多数集中在于人身体健康相关的领域上,因为人们*关注的还是自身健康,觉得多保护点或多吃点肯定没什么坏处。从地域上讲,无证科学产品又多数集中在中国和东亚地区,因为人们深受“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思想的影响,国人甚至还有“多吃药”的情结。

  这也就带来了无证科学市场的混乱和其产品的泛滥问题,在我国的保健品市场上尤甚。国家对保健食品的功能规定有27种,包括:**调节、调节血脂、调节血糖、延缓衰老、改善记忆、改善视力等等。我们如果去翻看市场上所售的保健品就会发现,几乎有90%以上的产品都是调节**力的。因为**调节这功能比其他功能更不好说清楚,生产者要么从西医角度、要么从中医角度、要么从苗医、藏医、蒙医那里的理论体系中,总能找到自圆其说的办法。而我们现在的科学和管理部门偏偏证明不了其不能调节**力,所以其就是成立的。特别是受心理因素影响,或是有1%的身体构造异于常人的特例,几万个使用了该产品的人还真有那么几个人收到了“奇效”,更是被企业拉出来现身说法,大肆宣传。

  在无证科学市场中,伪科学也大行其道。国内有很多兜售不知名保健品的人都会拿所谓日本科学家江本胜的《水知道答案》一书来宣传其思想,声称通过江本胜的实验表明,被赞美的水结晶要比被咒骂的水好看。这理论一时间趋之者众啊,而笔者一直以为江本胜只是一名脑子有问题的科学工作者,*近才经科学松鼠会科普得知,江本胜不过是花350美元从野鸡大学买了个医学博士文凭的普通人,而其名下公司干脆就是卖35美元一小瓶“拥有**结晶”的高能水的!

  还有一些拥有一定权威的科研机构和社会组织也借机大敛其财。国际上有那么几家研究机构,网上一些揭示手机辐射对身体有害的视频和文章几乎都是出自他们之手,事后证明这些研究机构还没开始试验就已经定好了试验结果,他们的经费主要来源也是靠拿所谓研究成果敲诈几大手机制造商。

  我们国内也一样,放眼那些保健品和一些所谓带有“功效”的日常用品上,我们总能看到某某组、某某会、某某机构盖的戳或是推荐的标志。其实这里面有多少是能拿的出证明材料的和经过了论证过程的,又有哪些是真正组织了非企业自己的专家经过了考证的,恐怕百不足其一。大家彼此都心知肚明,这些称号都是花银子买来的。只有味千玩砸了,没舍得花钱买推荐,自个未经农大许可擅自用了一下,结果搞出了“骨汤门”。

  可口可乐也玩砸了一次,其在国内目前还尚火的“维生素功能饮料”在美国被指控传递“具有欺骗性和无确实根据的信息”,误导消费者购买。有机构证明其无效,添加入饮料的维生素只是在我们肠道中旅游了一圈就被排泄掉了,但其不低于可乐的糖分却有极大可能的引发肥胖等健康问题,而该产品也被勒令不得在美国国内以补充维生素功能进行广告宣传。

  所以,相比整个混乱的无证科学市场,我们仅仅关注防辐射服是远远不够的。笔者认为,作为管理部门,不应当只是盯着其有效无效来做文章,其效果究竟有多大,科学是否有争议,公众也是应当享有知情权的。而这些生产厂家不会告诉我们,只有监管部门来做这项工作。对于相应负责的部门而言,笔者认为,不仅去伪存真、保护群众的健康是政府的任务,科普释疑,保护群众的钱袋子也应该是其任务。

  王亚煌 中国经营网专栏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