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品新标准只高不低” 太矫情

分享到:
点击量: 218153

  有媒体对有关乳品新国标的制定过程产生质疑,公众担心为保障大企业利益而降低乳品标准。卫生部相关负责人及几位专家近日表示,企业并未参与审评委员会工作,新标准只高不低。(12月4日京华时报)

  包括乳制品在内,中国食品**标准到底高了还是低了,其实大家心里都有一杆秤。乳业新国标之所以陷入舆论质疑的漩涡,关键在于两个核心数据的变化,即生乳标准每毫升**总数由2010年前的不超过50万个提高到200万个,蛋白质含量由*低每百克2.95克下调至2.8克,前者比美国、欧盟标准高出20倍,后者则远低于发达国家3.0克以上的标准。

  正因为新国标没进步反而倒退,成“世界*低”,才遭致专家、业界和社会上的质疑声此伏彼起,尤其是有关乳品标准被大企业所绑架的猜测更引发社会广泛的共鸣与担忧。卫生部由此一直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上颠簸,也一直试图撇清干系。或许卫生部的确很冤很无辜,但如今抛出“乳品标准只高不低”的言论,想必很多人都会发笑,这也未免太矫情、太做作、太虚伪了吧?

  时至今日,卫生部始终没有对乳业标准为什么会出现倒退做出明确且有说服力的回应,这才是舆论穷追猛打、公众刨根问底的关键,这次依然回避了这一实质问题;而对是否为大企业绑架,只需将当时制订的相关程序公开,大家也不难搞清楚,比如11月28日人民日报报道中就曾有专家称,“我至今也没有明白,反复讨论形成的送审稿,其中一些关键性标准,*后为什么会被推翻?”诸如此类的“致命”问题不给出合理解释,如何能够打消公众疑虑自证清白?

  在关键的审评及以后的各个环节,并无企业参与,进而得出“企业不可能"绑架"乳品标准”的结论显然相当苍白,难道企业不参与*后的审评等环节,就不能对国标制订施加影响力吗?靠自诩、标榜、夸张应对质疑,除非公众太弱智,否则就显得太天真。还是改变高高在上的姿态,放下身段还原真相,让国标走近民众,成为实实在在的“民标”,或许才是寻求从“绯闻”中脱身的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