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培再陷生虫门 洋品牌陷入信任危机

分享到:
点击量: 218525

  业内人士指出,洋奶粉问题频出,暴露出中国相关国家标准缺失的问题,有关部门应尽快完善相关标准,加大监管力度,将问题奶粉“拒之门外”。国家乳品新标准实行以来,婴儿配方奶粉的**质量问题越来越受到大家重视,不少乳企大规模升级生产设备以适应市场新需求。

  洋品牌拿什么突破信任危机?

  这次雅培奶粉被发现生虫之后,公司方代表对记者表示,以前雅培奶粉也被发现问题,有的确系包装破裂,导致奶粉受潮或受到污染变质,有些异物的出现确实很蹊跷。而问题的出现多以网购为主。对于黄女士所买奶粉生虫一事,公司代表未作正面回应,仅称“这不是什么大问题。”

  记者在人人乐超市高新店了解到,未接到雅培奶粉下架通知,该奶粉销售如常。一位乳业内部人士表示:相比较三鹿奶粉出现的三聚氰胺来说,洋奶粉虽然出问题,但不至于吃死人。所以曝光洋奶粉存在的问题,如同挠痒,连洋奶粉的皮毛都没有伤及到。这就不难理解,洋奶粉也屡屡出问题,却依然得到中国消费者的信任和追捧。

  在美国等一些国家,处理食品**的产品召回经常发生,但并不会引起消费者的恐慌不安。据记者了解,在国外乳品行业,政府部门及时按照世界卫生组织 WHO 标准等国际通行标准严格检测,检测结果及时公之于众。发现问题奶之后,政府会立刻勒令奶粉企业将问题奶粉全部下架,对已售出奶粉进行召回,下架和召回的产品都要严格核实,该封存的封存,该销毁的销毁,并要求企业承担消费者的健康损失等成本。还有一点值得称道的是,政府鼓励消费者和企业打官司,法院倾向于判决企业败诉。政府部门严格履行监管职能,法院独立办案、公正审理,从行政和司法两方面为消费者维权撑腰壮胆、保驾护航。

  乳品国家标准亟待完善

  在2009年8月19日乳品标准讨论会议上,在几位奶业专家的力主下,每克生乳菌落不超过50万个、每百克生乳蛋白质不低于2.95克的标准达成一致意见,形成*终送审稿。可是,2010年3月正式公布的方案,菌落放宽到200万个,蛋白质降低到2.8克。乳品新国标公布后,遭到媒体和公众炮轰:“中国乳品标准创全球*差标准,标准制订被大企业所绑架。”

  烟台市工商局消保科科长张晓东公开表示,食品**牵动千家万户的心。尽管进口奶粉每个批次都是必检的,但要想保证洋奶粉不出质量问题,相关部门首先要根据形势发展尽快制定相应的国家标准,让食品**监管部门有章可循。

  “我国应加大对洋奶粉食品**违法犯罪行为的处罚力度,加大犯罪成本,使生产经营者不敢越过食品**这道‘高压线’。”张晓东认为,对国外产品质量的监管与处罚力度太轻,查出质量问题后,很多时候仅仅是做退货处理。

  目前发现问题奶的程序是,工商部门抽取奶粉样品后,需交由第三方检测中心来检验,检验结果出来后,工商部门并不能判断是否对人体有害,还需要卫生部门来确定,这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比如检测大肠杆菌*少需要一个星期,而食品流通速度很快,等到检测出来后,问题奶粉可能已经被销售一空。这使得我国在食品**检测方面明显出现执法迟到的弊端。

  不给力的多头管理是弊端

  在食品**管理上,我国和国外的管理标准和模式是不一样的。我国实行的是多头管理,从进口到销售,分属检疫、质检、工商等部门。多头管理本应多了监管力度,大大减少假冒伪劣产品的出现,给消费者多一份**的保障。但现实却常常是,都在管,都管不了;或者有利的都在管,没有利益的都在踢皮球。

  陕西省企业诚信协会会长杨志春认为,多头管理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时陷入缺位的尴尬,也给消费者留下了诉求无门或不知该找谁的疑惑。在解决产品质量“扯皮”问题时,不管是商家还是消费者都要注重证据的收集。买卖双方都有表述的权利,并非顾客投诉就是刁民;商家解释就成了无良失信的表现。但有了有力的证据,就更有发言权,更利于是非辨析,也更有利于问题尽快解决,使买卖双方的维权变得有理、有据、有节。

  杨志春建议,其实消费者反映质量问题的解决途径,无非三条:向主管部门投诉;利用证据提起行政诉讼;也可以买卖双方进行协商解决。但是如果确系产品有意造假,涉及刑事案件,那就不是双方私下解决的小问题了。但由于多头管理的存在,各部门认证标准和权限不一,这个法律诉讼也增加了一定难度。

  近期已经有利好信息的苗头出现。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期提出要加强诚信建设,从产品生产开始就导入诚信体系。对于质量监管近期也有了重大改革,原来垂直管理的质检、工商部门,管理权限要下放到地方政府,这样可有效制止以前普遍存在的地方政府指挥不动的弊端。杨志春会长表示,仅指责多头管理的弊端明显有失偏颇。作为产品制造商和销售商,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竞争日益激烈,且商业活动依法管理越来越规范的今天,企业唯有加强自律才能实现和消费者的互信与互惠,抢占更多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