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污染每增加一等级 心血管病发病率上升3%

分享到:
点击量: 219079

  在集体批判南京灰蒙蒙天空的元凶——PM2.5(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标准缺失的同时,一项*新研究将这一无形杀手再一次暴露在公众视野下。在昨天**医院主办的第四届左主干暨冠状动脉分叉病变国际峰会上,专家警告,不仅仅是肥肉吃多了会堵塞血管,长期生活在污染的空气中,同样会引发血管的“交通堵塞”:空气污染每增加**,心血管病发病率上升3%。

  PM2.5更易进入血液中危害也大

  据了解,目前评价大气污染程度*直接的指标是PM10和PM2.5,相比国内所使用的PM10标准,欧美所使用的PM2.5更为**。由于后者的颗粒更为细小,通过呼吸能直接进入肺泡,其附带的有害物质更易于进入血液中,危害也更大。

  “近来的研究发现,除了与肺癌等肺部**有关,这些颗粒物与心脑血管**也有关。”南京市**医院心内科主任陈绍良介绍,*新的研究发现,大气污染级别每提高**,中风、心梗等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就提高3%。

  此前,德国的研究人员调查了德国两个城市的3399位居民,结果发现:居住在交通要道150米之内的居民与远离交通要道的居民相比,冠心病的发生率增加了1.85倍。

  空气污染是这样让血管越来越“脆弱”的

  那么,空气污染是如何让血管变得如此脆弱呢?

  陈绍良解释说,血管分为三层,其中*里面的一层是内膜层,直接与血液接触。人吸入污染的空气后,超细的颗粒会直接进入血液,附着在超细颗粒上的有毒有害物质会对内膜造成损伤,导致内膜壁发生炎症反应,久而久之出现斑块以及增厚现象。

  而另外一方面,由于人呼吸一次的空气是有限的,因此,污染重的地区,空气中的颗粒物多,同时也意味着大气的**含氧量低。如果长期处于低氧状态,血液流动的速度加快,血管无形中慢慢增厚。

  而不论是血管增厚,还是血管壁上长斑块,都是心脑血管病的征兆,如果任其发展下去,*终的结果就是血管堵塞。一旦血管壁上的斑块脱落随血液四处流动,在某一细小血管无法通过时,便会导致“交通堵塞”,引发中风等一系列连锁**。

  每年两个高峰心血管**高发

  昨天,陈绍良还“画出”了南京心血管发病率走势图,记者发现,这一走势图与南京空气污染的季节基本吻合。

  陈绍良透露,根据临床统计,南京每年心血管**发病的高峰期在1-4月份,这是一年中的**高峰;其次是10-12月份,这是**高峰。此外,心血管**的发生也喜欢选择时间,如偏好上午、周末,以及春季和秋冬季等。

  记者发现,如果剔除寒冷天气对心脑血管**发病的影响,这两个高峰时段恰恰是一年中污染*重的时段,南京大部分的脏天都集中在这两个时段内。相比较而言,每年的5月-9月份,是夏天连着春天的尾巴和秋天的头,空气质量相对比较好,这也成了南京心血管发病率的一个低谷。

  “所以,要小心,现在已经进入了一年中**个发病高峰了,”陈绍良笑着提醒说,心脑血管**重在预防,预防大于**,但真正能做到“管住嘴,迈开腿”的人不多,能长期坚持的更少,科学做到的则“少之又少”。

  办公室污染也会伤害心脑血管

  据陈绍良介绍,他前几天刚刚接到一个病人,47岁,正当年,心梗送来急救,结果刚上手术台,就发生了室颤,医生全力抢救,除颤47次,还是没能留下他。陈绍良说,南京年轻人心脑血管**的发病率在明显上升,其中,40岁以下年轻人的发病率在5%。

  除了不健康的饮食方式,运动减少,工作压力大之外,他认为,办公室污染其实也在扮演着无声杀手的角色。“尤其是装修污染释放的污染物,人体其实一闻到刺鼻的味道,直接反映为血压升高,所以空气污染是心脑血管的无形杀手。”

  他提醒白领和坐班一族,要经常活动活动身体,出去透透空气,开窗通通风,别让污染的空气伤了血管还被蒙在鼓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