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s检测“降价” 国产化秉承希望

分享到:
点击量: 240795 来源: 上海洪纪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8月24日,北京国际会议中心,第29届国际二恶英大会。几乎全世界的POPs(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于此,楼上是讨论激烈的会场,楼下是相关行业厂商的仪器设备展厅。

  不过,相较于会场内中外专家近乎1∶1的比例,仪器设备展厅则毫无疑问是外国公司和外国产品的天下。

  昂贵的检测

  “在POPs领域,我们的确是依赖国外产品来开展研究和监测能力建设。”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吉平告诉《科学时报》。

  POPs是一类具有环境持久性、生物累积性、长距离迁移能力和高生物毒性的特殊污染物,其引起的污染问题是国际环境**领域关注的热点。“为了获得国际认可的数据和国际间的数据可比性,我国的POPs研究和检测机构普遍采用源于美国、日本和欧盟的分析方法;相应的大气采样设备、固定源废气采样设备、样品前处理用的硅胶、氧化铝、二氯甲烷和正己烷以及色质联用仪等,全部依赖进口。”陈吉平说。

  全部进口意味着昂贵的价格。目前,装备一个二恶英实验室的仪器设备至少需要150万美元;其中采样、制样设备等需要50万美元以上。

  陈吉平认为,采样设备、样品前处理耗材和检测仪器的高成本,是制约我国POPs研究发展以及POPs环境管理和履约工作的*主要障碍。

  法规引导乏力

  为了扭转这种不利局面,国家对相关领域的部分课题给予了支持。“十一五”期间,我国在POPs污染检测的大气和水体被动采样技术方面发展较快,已研制出符合国际标准的大气采样设备和固定源废气采样设备,已初步具备了采样设备商业化生产的基础。但目前我国仍缺乏超痕量POPs分析用的高洁净度溶剂和纯化分离材料的生产技术。

  另外,POPs的快速筛查技术在我国初步发展,例如我国的一些实验室已经建立了二恶英类物质的报道基因法和酶联**分析法,但目前仍缺乏基于生物标志物检测、灵敏度高且专属性强的化学显色反应的POPs快速筛查技术。

  陈吉平认为,在POPs检测技术和产品开发方面,我们与发达国家差距巨大是无可争议的事实。“因为我国在相关研究和监测上起步晚,几乎是在加入《斯德哥尔摩公约》后才开展工作,而发达国家很早以前就已经开始。”

  2001年签署的《斯德哥尔摩公约》约定了12种受控的POPs,2009年5月又有9种(类)受控化合物加入清单。该公约于2004年11月11日对我国生效,我国履约的国家行动在当年展开,在国家层面上启动了对POPs污染源的研究,加强了POPs研究的检测能力建设,建立了多个专业实验室。但目前除少数有机氯农药外,大部分的POPs都还没有列入我国环境保护的日常监控目标,在《中国履行斯德哥尔摩公约国家实施计划》中,也还没有提到针对2009年新增POPs问题的行动对策。

  而一个行业的发展依赖于相关法规和标准的引导。陈吉平分析说,现在处于一种非良性的循环状态:一方面,法规没要求,市场需求小,国内企业研发和生产的积极性低,我们只能**使用昂贵的进口产品,可以装备的实验室数量有限,能够满足监测要求的也有限;而另一方面,受监测能力限制,主管部门也很难在监测方面提出更多的法规要求。

  不过,随着履约行动的进一步落实和深化,陈吉平相信法规方面的缺失将很快不是问题。

  国产化的希望

  对于加快POPs检测耗材和设备的国产化,陈吉平谈了自己的一些思路。

  他认为首先应该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小设备到大设备”的规律。“对于POPs监测来说,由于我们之前的基础薄弱,整体工业水平还比较落后,大型检测分析仪器的研发很难在短期内取得突破,不如暂时先放到一边。而在样品采集、样品制备等环节,如果‘十二五’期间加大投入,则完全可以实现国产化。”

  陈吉平觉得应该将POPs检测的耗材研发放在重要位置。他说,在很多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检测中,耗材成本占到总成本的60%以上。事实上,我国在耗材领域已经具有一定的研发生产基础,针对痕量POPs分析的要求,通过技术攻关完全可以实现POPs分析耗材的国产化。如果实现国产化,POPs分析的耗材成本应该有30%~40%的下降空间。

  陈吉平希望相关的产品研发能“做一样是一样”。他解释说,现在国家的科技计划陆续支持了一些设备和技术的研发,但支持还不到位,往往体现在样机做出来就止步。其实样机与产品还有很大的距离,还需要完善,还需要为方便客户使用而不断优化设计,这样才有可能真正实现产业化。

  陈吉平建议政府多扶持中小企业与科研单位进行合作开发。他说,由于目前国内相关行业的产值有限,很难吸引大企业对其投入研发费用,中小企业的参与动力反而强一些。而光靠科技部门来支持关键技术的研发也是不够的,需要有其他政府机构,如国家发改委,在产品化、产业化等方面鼓励中小企业参与这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