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底活体检测仪为太湖提供生物数据

分享到:
点击量: 246572

  “太湖水质有进步!”5月27日上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重点研究领域**科学家、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研究员杨健博士告诉记者,他们近年来通过对一种名叫“背角无齿蚌”的湖底生物体内污染物含量的持续监测、分析和研究,证实太湖治理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各项污染物指标总体呈下降趋势。特别在水质提升比较明显的五里湖水域,有的污染物指标大幅下降,已达到国家规定的“清洁”水平。

  杨健说,通过监测和分析水生生物体内沉积的污染物,来推断水体的污染程度,是目前国际上比较先进的环境监测手段,其结果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和科学性。他们筛选确定的背角无齿蚌,是一种我国各大淡水湖泊中广泛分布的水生生物,对各种污染物的耐受能力比较强,且“深居简出”,安静地呆在湖底相对固定的位置,因此这种生物体内的污染物沉积情况,能够比较**地反映出其所在水域的污染情况,就像一个活着的水质监测仪,且易于采样。

  近年来,科研人员每年在太湖特定区域打捞一定数量的背角无齿蚌,对其体内的各种化学成分进行**测定。杨健说,他们发现蚌体内的各种污染物沉积量总体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特别是有机氯、重金属等污染物指标,表现得尤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