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金融海啸发展服务型制造

分享到:
点击量: 263147 来源: 科学时报
  本报北京6月2日讯(记者计红梅)自去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整体购买力削弱,市场需求不足,我国制造业受到严重冲击。今天,在此间举行的中国工程院工程科技论坛上,多位中国工程院院士表示,中国制造业目前所遭遇的问题,是由于制造业需要更多的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因此需要结合服务化趋势,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以解决国家实力和整体经济结构合理的平衡。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主任郭重庆表示,生产**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互动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趋势。从制造业发展看,服务化趋势日益显现;从服务业发展看,生产**务,即研发、供应链、协同制造、销售服务日益兴起。中国生产**务业发展的滞后,已经成为中国制造业瘦身转型、能级提升的瓶颈。中国制造业的突破在业外,在企业围墙之外,在于制造业与生产**务业的融合互动,在于社会化、国际化配置资源的培育和利用。他认为,单打独斗式的制造与**模式日益不符合潮流,联盟式开放型的制造与**才符合技术发展的规律。
 
  “中国在工业化进程上滞后了欧美200年,在信息化上刚挤上了车。”郭重庆说,“此次若能抓住服务化转型的机遇,在服务科学与服务**上有所作为,中国有可能在服务型制造模式、电子商务新的商业模式上实现突破,推动社会大分工,颠覆传统的制造模式和商业模式,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大发展,并对世界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名誉院长汪应洛认为,服务型制造的资源整合和价值链的延伸可有效促进区域不均衡问题的解决。通过实施服务型制造,一方面可以构建跨区域服务增值网络,促进东部地区企业参与国际制造业分包,加速承接国际制造业的转移,依托制造分包向产业链上下游扩展,学**际制造业先进经验,积累产业升级基础,提升东部的制造竞争力;另一方面,以服务性生产方式整合西部制造资源,带动中西部企业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促进东部地区制造产业向上游和下游扩展,发挥服务型制造整合、增值、**的特点,带动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教授谢友柏强调,发展服务型制造,一定要从单纯产品观点中走出来,但不是去做金融业、房地产业、运输业、演艺业、出版业、旅游业等。目前,我国制造业转变面临的困难主要来自观念和政策。一方面,要真正认识到制造业的问题,并真正去解决,改变以往“引进—吸收—再引进—再吸收”的模式,从产业链的低端走向**。另一方面,要改进目前的产学研模式,改变教授们争取国家项目比为企业提供服务更有利的局面,以及制造业只管出产品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