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聚氰胺,一场利益与良知的博弈

分享到:
点击量: 274101 来源: http://www.qianlong.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对物欲的放纵,坏良心的事没少发生。豆腐渣工程是一种,这些豆腐渣工程在汶川大地震中让数以万计的学生命毁一旦,好在并非**都是汶川,地震也不是随时都会发生。环境污染是一种,距离工业城市近的河流几乎没有几条不被污染的,好在国家在这方面控制越来越严,治理越来越狠,情况也处于不断好转之中。

  然而,在党中央大力倡导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三聚氰胺”事件再一次向我们敲响警钟,企业良知再次面临拷问!

  面对**和利润,生命是否还有尊严,良知是否还有位置?“三聚氰胺”事件不是个别人偶然为之,而是涉及奶农、奶站、加工企业和监管部门的庞大生物链,并且因为时间长、参与者众、获利人多而形成了潜规则。我们现在无法知道每个环节可以收获哪些利益,不知道上一个环节与下一个环节之间如何分配“共谋”获得的收入,不知道除了“三聚氰胺”之外还是否有“四聚氰胺”、“五聚氰胺”……我们只知道,面对宝贵的生命,生物链上几乎所有的人,都仅仅把“利”字摆在了面前,而听不见生命的呼唤!

  中国的企业家在如此道德体系之下能走多远?很多乳制品企业家在当代中国都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名人,他们不仅佩戴着国家颁发的各种奖章,还出入各种场合演讲,出版各种图书,但三聚氰胺这种分子式并不复杂的化学品,一夜之间便让他们的道德体系现出了原形。人们在追问:他们真的不知道乳品企业存在的问题吗?真的不知道三聚氰胺曾通过他们的产品,成为嗷嗷待哺的婴儿的饭食吗?他们或许对外可以宣称“毫不知情”、“没有经过三聚氰胺检测”,但却不能不面对良心的追究。

  那么,监管机构能否让自己的良知坦然呢?食品**是国家的“天”字号工程,但掺入三聚氰胺的乳品却恰恰是伊利、蒙牛、三鹿等国家**产品、**产品。不知道是这些企业砸了“国家**”的牌子,还是“国家**”的称号毁了这些企业。我们只知道“国家**”制度取消了、“**产品”荣誉被取消了。国家**、**产品本来是对企业产品质量的肯定和鼓励,没想到企业却把肯定和鼓励当成**袈裟,以**、**为通行证,大肆生产危害人们生命的产品。国家**、**称号的含金量到底有多少?在食品监管方面到底能起到怎样的作用?三聚氰胺这柄长矛一出手便验证了质量监管这枚盾的护驾能力——原来只不过是一个自相矛盾的笑话。如果说中国乳业的职业良知值得民众推敲,那么中国的监管机制更值得人们深思!

  一场关于利益与良知的博弈或许已经告一段落,虽然结果昭然若揭,但博弈本身值得我们反思。企业必须追求**发展,不仅仅是利润和经济总量的优,还有文化和良知的优,否则,一定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目前,消费者失去了对乳品的信任,超市里牛奶销售骤减,一些地方的奶农已经开始倒奶……乳品行业正在为自己出卖的良知还债。

  杀毒软件永远落后于病毒,惟有善良之心才能百毒不侵。但愿“三聚氰胺”事件能拷问出奶粉企业良知,能拷问出一片食品**的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