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本土科研成果打破国外垄断

分享到:
点击量: 293764
   东莞**中标“粤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目”的新产品——“聚合物动态流变测试与表征系统”顺利通过专家鉴定。该项目研制历时3年,这也是东莞**通过鉴定并且正式投入市场的重点突破项目。该项技术将提升国内高分子材料的研发水平,打破我国多年来高分子及其复合材料测试设备依赖进口的局面。

  进口设备成本高

  “从通俗上来说,‘聚合物动态流变测试与表征系统’就是一个仪器,但是这个仪器能够为生产企业提供新的研发手段”,该项目的**负责人、华南理工大学副教授晋刚说,“通过这个仪器,能够测试塑料和塑料复合材料好不好加工,怎样加工,加工出来的性能怎样,以及塑料复合材料的配方怎样进行调试等。仪器的购买者主要是高校等研发机构和亟需提高产品附加值的大中型企业。”

  据了解,目前我国有实力的研究机构和企业研发部门多是引进国外此类型仪器设备,广东省的高校仅拥有类似仪器不到20套。根据目前该类进口产品的报价,每套价格大约为250万元至300万元。高昂的价格和维护费用远远超过了我国许多科研机构和企业的购买能力。

  项目共投资4500万元

  据了解,2004年由东华机械有限公司、高铁检测仪器(东莞)有限公司和华南理工大学联合推出的“面向高分子及其复合材料开发的测试关键技术平台”,一举中标粤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目,获得省财政资助1200万元,这也是东莞市在省技术**招投标项目中**中标。

  该项目将*终研制出性能优越、价格适中的高分子及其复合材料的加工综合测试设备、粘弹特性测试设备和力学性能测试设备。据初步估算,该项目将让企业实现新增销售额6000万元以上。

  而此次通过鉴定的“聚合物动态流变测试与表征系统”正是上述项目中的一项,主要应用于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开发、科研院校的教学演示以及大型塑料机械设备制造企业的测试中心。记者从东莞东华机械了解到,目前该项目获得省财政资助、市财政配套资助和企业投入共计4500万元。

  价格仅为进口的一半

  据东华机械有关负责人透露,目前已经有一家世界500强公司正式签下了购买协议,除此之外,清华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以及一些大型的外资企业都有意购买。

  据悉,该仪器经过鉴定,在性能稳定和数据**方面都达到******,而整套产品的定价为165万元,为进口设备的一半。目前该套产品不会大规模生产,而是采用“高**、小批量”的定制服务,该套仪器90%的原材料加工供应来自东莞本地,这也大大缩短了产品的生产周期,降低了维护成本,但是产品的核心技术仍依赖进口。经贸局方面称,东莞“聚合物动态流变测试与表征系统”的研制成功,如果能进行产业化推广,将从根本上提高中国塑料产业的技术水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