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吸收光谱法的产生与发展

分享到:
点击量: 236618

  原子吸收光谱法,亦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是基于蒸气相中的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对其共振辐射的吸收强度来测定试样中该元素含量的一种仪器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与痕量和超痕量元素的测定。

  原子吸收光谱法作为一种有效的分析方法出现于1955 年,这一年,澳大利亚科学家瓦尔西(A.Walsh)、荷兰学者阿肯麦得(C.T.J.Alkemade)和米拉芝(J.M.W.Milatz)分别独立地发表了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方法的论文,开创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特别是瓦尔西被公认为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奠基人,他论述了此方法的物理基础,指出原子吸收是火焰气体中原子浓度的量度,吸光度与试液中被测元素的浓度具有线性关系,建议采用峰值测量法,并指出方法的通用性,即可用于所有能蒸发产生自由原子的元素的测定,与标准溶液系列的吸收值相比较就可以测定试液中被测元素的含量。

  1959 年俄罗斯学者里沃夫开创了石墨炉电热原子吸收光谱法,他用坩埚石墨炉原子化法,测定了许多元素,灵敏度比火焰原子化法高3 个数量级,**灵敏度达到10-13~10-14g,使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发展出现了一个飞跃,但由于结构过于复杂,未能推广。1968 年马斯曼(H.Massmann)提出了便于推广的石墨炉,在半密封条件下用低压大电流直接加热石墨炉,分阶段将温度升至原子化温度,样品直接在石墨管的管壁原子化。

  1965 年威里斯(J.B.Willis)应用氧化亚氮-乙炔火焰测定了难熔元素,使可测定的元素达到70 多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基础研究的深入,原子吸收光谱仪器的发展非常迅速。美国Perkin-Elmer 公司1961 年推出了世界上**台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href="http://www.18show.cn/product/detail/1790333.html" target="_blank">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接着于1970 年生产了世界上**台配有HGA-70 型石墨炉的原子吸收光谱仪。1976 年日本日立公司推出**台塞曼效应校正背景的原子吸收光谱仪,接着于1989 年推出了Z9000 型原子吸收光谱仪,采用四通道系统,能同时测定4 种元素。1990 年美国Perkin-Elmer 公司又生产了世界上**台浙江福立分析仪器有限公司PE4100ZL 型横向加热纵向磁场调制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靠辐射热加热试样,使石墨炉内温度分布均匀获得*佳等温原子化条件,有效的降低和避免了基体效应和记忆效应,接着于1994 年推出了SIMAA6000 型多元素同时测定原子吸收光谱仪。2004 年,德国耶拿分析仪器股份公司成功地设计和生产出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光谱仪contrAA,****台商品化连续光源原子吸收诞生了。

  .综上所述,历经几十年的发展后,今天的原子吸收光谱仪已经进入了高水平的发展阶段。联用技术,如与各种色谱联用,发展潜力很大,多元素同时测定光谱仪的发展,将是分析工作者感兴趣的热门课题。